1
先讲一个我身边的真事儿。
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个同学,在学习上属于跟自己死磕型的。
他每次吃午饭都是小跑着去食堂,就为了省出几分钟来多背几个单词。上厕所的时候也要拿本书蹲着读。
我一度非常羡慕他的毅力。
但两个月后他突然休学了,原因是他经常熬夜得了失眠,最后发展成了抑郁症,虽然后来复课了,也没有坚持很久,最后退学了。
你身边也一定有这种过度努力的人。
他们一直让自己保持在极限状态,拼命透支自己,同时又沉浸在自我感动的幻想中,心甘情愿地让身体的忙碌代替大脑的思考。
但一旦短期内没有成效,他们就容易陷入到焦虑和自我怀疑中,由此带来的挫败感最终让自己放弃。
心理学有个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
过度的努力的人往往是动机过分强烈的人,这种强动机很容易让人急功近利。
人一旦急功近利就容易产生副作用。
整天想着快速致富的人,往往容易被骗子盯上。
希望靠绝食快速减肥的,往往反弹也最快。
在马拉松比赛中一开始就冲在最前的,往往拿不到好名次。
2
今天我想给你一个真诚的建议:与其过度努力,不如试着躺平。
当然我不是教你摆烂,而是希望你能认清现实。
比起过度努力,你更需要的是一个大概正确的方向和长期发展的耐心。
你需要留一点时间思考努力的方向,方向大致明确之后,再开始行动。
而且行动的过程不能急,要抱着日拱一卒的心态去做,不要急功近利。
这样你的压力才能刚刚好处于可以给你提供动力的程度。
孔子在《论语》中告诉我们“过犹不及”,就是这个原因。
短期的过度努力,它的效果往往没有长期的精进有效。
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短期内用力过猛很容易让你后劲不足。
实际上,坚持要比努力更重要,善于思考比大量的重复的忙碌更重要。
3
我想给大家一个公式,那就是方向+坚持>努力*强度。
这个公式也是一个复利公式,虽然短期内可能没有明显效果,但长期坚持下来你会发现你的回报是巨大的。
人生很长,就像一场长跑,想要跑出好成绩,你需要调整自己的呼吸,坚决执行教练的战术。
最重要的是,你要保证近乎一致的步频,这需要耐心和体力。
所以教员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就是这个道理。
卓越的成就需要的是能够让你长期坚持的体力和精力。
如果你现在还没有达到你的目标,不要急,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如果实在没有进展也不要盲目努力,你可以让自己停下来,去思考,去学习。
只要你能坚持做到这一点,你会发现你离自己的目标会越来越近。
只要你还在往前走,依靠复利的力量,你早晚会达到你的目标。
不要急,慢慢来,和时间做朋友,而不是敌人。
公众号:我叫鄭莱德
某互联网大厂高龄从业者
两岁萌娃奶爸,安慰能力九段
趟过大坑,踩过响雷,也读过好书
专注研制思想武器,并擅长结构化思维
榨干自己也要把干货喂到你嘴里的知识博主
关注我的公众号,我会用最糙的锅为你熬上头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