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本质上是非情绪化变量,不管高兴不高兴,正常来讲,都不会影响到动机的存在,为何会不经意间就消失了?留下意志力苦苦支撑?
动机是什么
行为催化剂,引发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力量和念头。
当这个念头达到一个阈值的时候,就会产生行动力,推动人的行为;
足够饿的时候,就有了想填饱肚子的动机,足够累的时候,就有了想休息的动机,而这些动机只会在酒足饭饱,精力充沛的时候才会消失,因为根本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但是做别的事怎么就这么容易消失呢?
同样是满足需求,为什么吃饭,休息这样的事的动机就可以长期保持,看书健身这样的事就很容易油尽灯枯?
答案是:动机产生的根本需求不同;
吃喝拉撒是生理刚需,没得商量,哪一件事拖久了都会直接影响到人的生死;
但是健身学习不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健身学习距离刚需的重要性差了十万八千里,就好像天平一样,事情本身的分量不够重,自然对应的动机就显得轻如鸿毛了,自然而然的执行力就跟不上了。
而事情的重要性定义,从来都是主观的,你觉得重要,它就重要。如果有人能将生死置之度外,那么活活饿死也是能实现的。
所以,能否保持长期的动机,跟自己对于事情重要性的定义呈正相关,你觉得事情越重要,你就越会朝着这件事努力。
为什么要保持动机?
如果把人比作一辆车子,动机就是你的汽油,能不能跑到终点取决很多因素;
油箱里装满汽油,是启程的必要条件之一。
我们做一件事情也是这样,有没有行动的必要是一开始就在心里给出答案的;
好比看书,一定是有什么需要吸引着你,你才会去开始看书阅读,或是得到一个知识,或是解决一个问题,或是陶冶情操,都可以。
其实很多人对于装满油箱这个事情,做得已经非常好了,比如说:当他刷到一个健身达人的视频,看着他健硕的肌肉,迷人的身材,动力瞬间就来了,于是立马从床上跳起来,但是他们又特别容易看清现实,刚做完三个俯卧撑就清醒的认知到,这个事情不适合我。
动机丧失,放弃成了不假思索的事情。
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次数多了,渐渐的动机产生的标准也变高了,太大太难得事情深知自己做不到,已经可以名正言顺的放弃了,小的事情很多已经尝试过了,不是新鲜的事情根本没有一点动机。
回头一看,自己好像做了很多很多事,但大部分都是浅尝辄止,当有一天百无聊赖想做点什么事的时候,发现都是自己手里的所有事情,都是自己已经尝试过的,别说动机,现在连重拾的欲望都没有。
时间久了,就会陷入生活乏味的状态,感觉自己天天行尸走肉,混吃等死,生活里没有任何的波浪和曙光,失去了生活的气息。
如果你也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里,那么请尝试着重拾动机。
为什么你的动机就那么容易消失
浅且单一
其实动机跟一个人的认知呈正比,你看到的越远越多,你行动保持的时间就会越长久,如果我们看书健身的动机,只是停留在,偶然看见,一时兴起,那这样的动机必定昙花一下。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看书学习,健身游泳也是一样,的确是开头难,但是你真的清楚什么是开头吗?
很多人,序章都翻得发黄了,正文还是崭新的;热身动作都已经烂熟于心了,要锻炼哪个部位都还没想明白;冰箱里的鸡蛋都快孵出小鸡来了,番茄鸡蛋从来都没出过锅。
这个时候就有人会问,这不是已经开头了吗?序章已经打开,热身也做好了,菜都买回来了,开头也不难嘛!
不对,搞错了;这些都不能算作事情的开头,真正的开头是清楚自己的目的,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当你真正想清楚,读这本书会给你带来的收获,健身给你带来的活力,学做饭给你带来的生活满足感,以及更底层的对自己人生框架的搭建;
这才是做事情真正的开头。做一件事情之前一定是先想清楚;这样你的动机才会有保证。
那些冲着颜值,冲着家室,冲着金钱去结婚的夫妻们,都过得还好吗?
我想答案不由我多说,我一个远方堂姐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年轻的时候遇到一个让自己心动的人,每天跟对方在一起甜得不行,很快就进入婚姻的殿堂。
没成想,结婚之后的日子跟恋爱时候的状况形成巨大反差,丈夫整天忙于工作,长时间见不到对方的两人矛盾滋生;生活的朴素和百无聊赖给她当头棒喝,最后还是没能跑赢生活,选择离婚。
后来跟她聊天,她给我说道,还是怪当年年轻,什么都没有想清楚就嫁了。
如果结婚的动机只是表面上的光鲜,没有考虑过生活的平淡和往后的岁月,那么请不要这么轻易地做出决定。
有句话叫做,选择大于努力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其实这个道理我没出来正式参加工作之前一直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在这之前我一直天正地认为,人只要努力,拿有走不通的路?
直到去年建筑行业环境崩坏,设计院开始裁人,相当一部分设计师工资降为城市最低薪资标准的时候,我才开始体认到这句话;
人生是场游戏,但是不能像游戏那么随意,因为游戏失败可以重来,人生失败,可没有机会让你重来。
多维度的思考,做了一个有深度和广度的选择,为你接下来要做的事赋予长期动机很重要。
明确自己的目标
卡耐基说:能够让你情愿去做任何一件事情的唯一方法,就是给你所需要的东西。
而能够让人有充分的动机去做一件事情的方法,就是让人明白只有做这件事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
比如;你在跟人相处中发现了自己没有什么内涵,让你感觉到深深的刺痛,你知道通过看书学习能让自己变得有内涵,于是你不管不顾,每天坚持阅读;
你发现自己身体不太好,经常跑医院,经过医生的建议和你自己的观察,你知道健身能够让自己保持健康,于是你每天坚持健身;
在自己做一件事的时候,一定是深入挖掘自己最根本的需求,才是动机长期保持的前提。
拆分目标,聚焦当下
但是很多事情都非常的大且很难坚持,坚持阅读,坚持健身,很容易就出现动机不足了,
怎么在面临巨大的事情也能保持充足的动机呢?
拆分目标,具体化目标
比如你的目标是变得有内涵,但是具体落实的时候就会有这种迷茫感,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目标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今天一个知识点,或理解透彻一个道理。
同样的像健身,做饭这种事,可以以多少个为目标等等。让自己保有短期收获。
主动获取反馈
反馈分为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
先说一下外部反馈,你做完一件事情,或者做到某一个阶段,就会产生一定的成果,这个时候成果的好坏可以和前辈,朋友同学分享,这样不仅有利于发现自己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通过他们的角度,更能认清自己当下的情况,更加全面地审视自己的状况,从而发现前进和调整的方向,找准短期动机。
内部反馈更多的是通过外部反馈来清楚自己的进度,让自己明白自己正在朝着设定的目标前进,不至于在努力到一定阶段时候陷入虚无主义。
通过反馈信息来刺激多巴胺,是保持动机源源不断的最好燃料。
走出舒适区
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痛苦。
有的人即使知道自己做一件事情的意义,也时刻获得反馈,一样会产生无力感,那是因为他已经到达一个瓶颈期,基本上在当下已经没法获得成长了,这个时候该怎么处理?
做一些有难度,但不至于完全做不到的事情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首先,是让自己保有一定的新鲜感,不妨回想一下,我们学车的过程,一开始我们学车的时候都是非常专注且认真的,一天练好几个小时都不觉得累,但当自己摸的滚瓜烂熟了,自己开车上路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出现困倦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山路和攻速路上反应也会不同,高速路打瞌睡的情况一定比山路多,原因是什么?
高速路又平又直,不会出现太多的视野变化,给人的感觉非常的舒适;
但是山路不同,每个弯都不同,过完这个坡,下个坡更陡,这就要求司机有更高的专注力,同时也因此给了驾驶员源源不断的新鲜感。
山路跟高速路开完的差别就在于,一个精神抖擞,一个浑身疲惫。
所以,短期要让自己徘徊在舒适区边缘,让自己保持新鲜感,适当地通过外部刺激给自己动机。
结语
让自己保持动机的方式
1.找到自己的目标
2.找到事情真正的意义
3.主动获取反馈
4.走出舒适区
人生是场拉力赛,留到最后的才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