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天黑的真早,吃罢饭在堤顶公园遛弯儿,无意中闻到了一股柴草烧罢后的味道,就停了下来,感觉了一下,应该是玉米秸,我们这边叫做棒子秸,闻着挺舒服。这个味道很是久违了,在多年前,尤其是这样的中秋时节,傍晚的时候在村头巷尾到处都是这个味道,还要有淡淡的炊烟,这是家家在做晚饭啦,有烧干草树叶的,有烧滑秸的,就是小麦的秸秆,有棒子秸,还有一种舍不得平日里烧,要等到过年煮饺子的时候才用,在当时的柴火界应该算是极品了,那就是芝麻秸。芝麻秸应该是很好用,而且还很吉利,芝麻开花节节高,取来年步步高升的吉言,若是踩上一踩还要好。这种柴火的味道说不上来有多好闻,但从小到大已经渗透到了骨子里,伴着你成长,习惯成了自然,而自然就成为了身体的一部分,割舍不下了,想起来,其实多少在外的游子想念家乡,想念家乡的味道,敢说不包括这炊烟里柴草的气息?
后来,国家的政策有了规定,不允许再燃烧秸秆,要求秸秆还田,这种随着炊烟到处弥漫的味道渐渐的消失了。这些年来,还有好多东西已经不再找到,只能从记忆里一点点的搜寻。
把这些记忆的往昔讲给孩子们听的时候,他们是漠然的,喏喏两声,眼睛还是留在手机上的。而你只能是一声轻轻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