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过度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

今天看到《成为自己的勇气》这本书,被标题吸引,于是翻开来读一读。刚开始本想简单翻看一下,但却被开篇这部分的内容触动到,因为我就是典型的这一类人,深度产生共鸣,刚好可以展开这个话题的学习。

#读书笔记 2.23周四

过度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是为什么?又该如何克服?

一、在意别人看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童年行为和认知的强化和重复

1、从小父母很少给予夸奖和正面的评价

2、总是会拿你和别人家的孩子比

---这样时间久了,就会使孩子习惯于以别人的评判为标准来看待自己,并且会试图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久而久之,别人的赞同或否定就对一个人的情绪造成极大的影响。

根本原因:是童年时期被父母要求成为他们所期待的人。

所以导致我们会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

是父母的世界观,造就了我们未来一切的认知、行为模式的模板。

成长过程中和别人的相处,又使得这些认知和行为得到了更新和强化。

在这个过程中,在意别人的看法才真正内化为我们的一个“基本习惯”与"核心信念”。

童年的因素只是一个“触发”因素,并不是全部因素。

事实上,对童年行为与认知的强化和重复,才是导致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二、如何改变?

要从现在的认知与行为模式入手,习惯改变了,问题才能得到彻底解决。

三、在意别人看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6个原因

1、害怕得罪别人

这是一个核心信念

你害怕和别人起冲突,你害怕别人对你发火,你害怕别人冷落你,你害怕别人抛弃你。(这些正是我当下所面临的)

这一切的本质,都是对于“死亡危险”的恐惧。----这句话我不太能理解

小时候没有满足父母的期待,就等于会被父母抛弃,而对于孩子来说,被父母抛弃就意味着“死亡”。----原来是这么理解“死亡危险”这句话的。

因为有这一层恐惧,所以我们不得不努力去满足父母的期待。

2、自卑

自卑的人基本都会过度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3、敏感

敏感,其实就说明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多想,容易受伤。

4、习惯于将自己与别人进行对比

习惯对比,就必然会受到伤害。

不停的想要通过变强,变完美,从而胜过对方,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如果你希望自己胜过所有人,注定要失败。

5、试图成为别人

理想与现实中自己的差距,是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

很多人其实都是活在成为别人的幻想中,而浪费了自己的一生。

6、不能接纳自我

人的自尊有三种模式:依赖性自尊(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独立性自尊(给自己制定过高的标准)、无条件自尊(不需要别人的评价,完全尊重自己和接纳自己)。

总结:一个不接纳自己的人,内心是空洞无物的,她无法从自身获得支撑,而不得不向外求认同和力量。

我的思考:这一部分内容,通过6个原因的剖析,清晰的让人明白一个人为什么会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

害怕得罪别人

自卑

敏感

习惯与别人对比

试图成为别人

不能接纳自我

这6个点,我好像全部满足,作者写的还挺深刻,通过根本原因“童年的原因”和6个直接原因,就把为何人会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讲的非常透彻。

这也让我更好的了解了自己,童年经历的已经无法改变,而当下呈现出来的这6种现状,也已经存在。所以,首先我们要先认识到这些原因,再去想办法改变,受益匪浅。

我自己虽然已经意识到自己在意别人的看法,并且对别人的否定和评判会非常敏感,但我相信,只有先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才有希望解决。很庆幸,在读书伙伴的推荐下,能看到这本书,好好看书,把书中的知识运用起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