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会自我感觉良好,或者说觉得幸福,原因之一是我们总能找到一点优越感,就职场而言,尽管大多数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职业,但可以肯定的是几乎所有人都可以找到“不如”自己的职业,或者不如自己就职的公司。就我所在的管理咨询行业来讲,一个常见的现象是,每家公司都觉得自己最牛,互相看不起,尤其是国内的咨询公司,规模大的咨询公司看不起小规模的咨询公司,觉得那都是自己不屑涉足的市场,俗话讲就是“我不接的单,让你们去做”,而咨询公司又普遍“瞧不起”培训行业,认为培训行业太低端,上不了台面,也起不了作用。实际上,刘一秒却做到了很多所谓的咨询高端人士想都不敢想的事——一堂课收入上亿元……
在一个行业内,当某家公司,可能是行业领导者只是涉及“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业务时,那些“低端”的产品(服务)便会让给其它公司来做,而其它公司如果足够认真、钻研,它能够将这些“低端”的产品或服务做得非常出色,慢慢的,它就会挑战高端市场,甚至有可能将高端市场颠覆。这一观点,很早以前,克里斯坦森大师在他的专著中论述过,同时,他讲了一个关于这个理论的经历。
1995年,英特尔一位女工程师拿着一篇克里斯坦森写的文章去找总裁格鲁夫说:“你必须读读这篇文章,它说英特尔要死了。”事实上,当时克里斯坦森在文章中根本没有提及英特尔,但格鲁夫还是给作者打了电话,用很“偏执”的语气说:“我根本没有时间读你们这种人写的学术文章,但是我在两周后有个会议,我希望你来告诉我为什么英特尔会死。”克里斯坦森参加了会议,格鲁夫说:“我现在给你10分钟,告诉我你对英特尔的看法。” 克里斯坦森的回答是:“我不了解英特尔,我也没有看法。但是我有一套理论,理论本身对英特尔有看法。”于是他进一步介绍了他的观点——告诉格鲁夫小型钢铁厂是如何挑战并颠覆了大型钢铁公司,因为大型钢铁公司迫不及待地想把利润低、质量差的市场空间让出去,最后小型钢铁厂逐渐提高品质挑战顶级市场的份额……
格鲁夫打断了克里斯坦森的讲话:“行了,你的意思是我们必须干掉AMD和Cyrix,设立事业部打入低端市场。”后来就有了令业内不能理解的、占领低端市场的赛扬处理器。事实上,我们看到之前诺基亚的成功也遵循了这一原则,当然它最后失败了,是因为没有抓住潮流。而三星也同样在采取这样的策略,虽然目前三星肯定是苹果最有力的竞争者,但同时,它有极丰富的产品线,上至五六千的手机,下至二三百的手机。同样,HTC则基本上被颠覆了,当年HTC非常火爆之时,它基本上只有高端机,尽管它的手机更新很快,但几乎没有针对低端市场的手机。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会看到有越来越多便宜的“奔驰”车,甚至连路虎也出了“极光”的原因。还有就是,在我看来,这也是小米、魅族崛起以及苹果推出5C系列产品的理论依据。
实际上,我们依据这一理论可以看到过去已经发生(印证)的事:底特律的汽车公司绝不会相信有一天丰田会有雷克萨斯的高端品牌,《赫芬顿邮报》会获得普利策奖,日本会颠覆美国,“四小龙”颠覆了日本,而当四小龙的公司被推上高端市场,无法再向上增长时,专注于底层市场的中国大陆就成了它们的颠覆者,现在我们又可以基本断定越南、印度尼西亚会成为中国的颠覆者,事实上,我看到江浙一带很多民企在计划将工厂搬到东南亚去,因为那里的经营成本更低。
人需要时不时找一点优越感、满足感,以“知足常乐”。企业则不应该如此,否则很可能就会死在了这种优越感上,甚至是死在了确保优越感的方式方法上——只做高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