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夫妻就是睡在上铺的兄弟。我认为这话说得不够准确。
我今年53岁,我的父亲今年已经81岁,我的母亲今年也已经78岁了。他们一起走过了金婚,马上迎来他们的绿宝石婚。对于他们来说,夫妻可以称得上是睡在隔壁的兄弟。不对,在我家,我父母就是睡在对门的兄弟!为什么说是睡在对门的兄弟呢?因为他们的年纪太大啦,爬不到上铺去了!
他们虽然在一个屋檐下,可是却没有睡在一个房间里,而他们的房间刚刚好是门对着门。
我妈嫌弃我爸打呼噜,所以他们很早就不在一个房间睡觉了!我也很庆幸他们没有睡在一个房间里!他们太能闹了,闹起来的时候,我和我弟根本招架不住!
我的父母都是出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他们年轻的时候,日子过得可以说是一地鸡毛,经常吵架甚至打架,一般都是我妈在打我爸,我爸在我妈面前只有招架之功,却也没有还手之力。老了老了,他们反倒和谐了很多,但是相处模式却也不曾改变,只是主动求和的那个人,变成了我妈!
老话说老小孩儿老小孩儿,就是人越老活得越像小孩儿,用这话形容我的父母很是贴切!他们现在生活的状态,像极了像我们小的时候,跟自己兄弟姐妹的相处模式!一刻不见,就会念叨对方,恨不得马上立刻见到面;见面一刻,就想要撕了对方,恨不得把对方咬死!
于是在我家经常能看到的一幕就是:
我妈坐在自己的床边,冲着对门躺在自己床上的我爸喊着,炎炎姥爷,炎炎姥爷,过来坐会儿啊。炎炎是我女儿的名字,我妈特别聪明,在我面前,用我女儿的称呼来喊我爸。估计我弟在家的时候,我妈会喊“桃子爷爷”。桃子是我侄女的名字,在我弟面前,我妈就会自动换成我侄女儿的称呼了。
于是躺在自己床上的我爸,听到我妈的召唤,吃力的起身,颤颤巍巍的走到我妈的床边,又吃力的坐在自己的专属座椅上。俩人刚开始还可以很愉快的聊天,可是聊着聊着就开始吵架,然后就开始生气,然后我爸就会吃力的站起身来,嘟嘟囔囔、颤颤巍巍的走回到自己床边,又吃力的坐下。等我爸坐稳后,我妈又开始喊,炎炎姥爷,炎炎姥爷过来坐会儿啊。于是,我爸就能够忘掉刚才的不愉快。又吃力的站起身来,然后颤颤巍巍的走到我妈的床边,又吃力的坐在自己的专属座椅上,俩人又开始愉快的聊起天来!
周而复始,这样的场景,在我家,准确的说是在我爸妈家,每天都会上演很多次!刚开始我还感觉自己应该调解一下,后来发现,用不着我的调解,他们自带修复功能,很快俩人就能和好,甚至可以用和好如初来形容他们!仿佛刚刚发生的吵架事件,与他们无关!
我父母之间的互动模式,真是像极了小孩子!对他们来说,夫妻就是睡在对门的兄弟,并且是一对儿非常可爱的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