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主动做成一件事,从养成一个习惯开始。
今天抽了一点时间,读了桌友推荐的《习惯的力量》的前言部分,虽然进入正题,但已经触动灵魂。
开篇讲了“丽莎”的故事。之前的丽莎,吸烟、肥胖、借债、工作都不长久。然而现在站在读者面前的她,却苗条而充满活力,健康,无外债,不再喝酒,已持续工作39个月,最最让女人羡慕的是,她看上去比照片上年轻10岁。
契机出现在她丈夫提出离婚之后,丽莎去开罗旅行。“心里满是绝望,好像我不得不有所改变,至少改变一样我可以控制的东西。”这句话跟周岭提出的“至少主动做成一件事”真像啊。
为了戒烟,她开始跑步,然后慢慢的她的饮食习惯、工作习惯、睡眠习惯都发生了改变。虽然仍能从她的大脑中看到以前行为引发的神经活动,但这些神经脉冲在大量的新脉冲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好习惯就是盾牌,它能主动帮你对抗坏习惯。自律的人就是有好习惯的人。
书上说,导致这种变化的,是丽莎集中精神开始想改掉吸烟的习惯。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诸多好习惯,是从一个好习惯引出来。从丽莎下定决心,并开启“跑步”这个行动,她的新人生已经开启。
至少主动做成一件事,从我自身来说,就是让我先审视自身,从提高元认知能力,改变自己的认知习惯开始。
之前说,性格决定命运,今天的我却觉得,是习惯决定命运。
威廉詹姆斯曾说过:“所有人的生活都有其明确的形态,但其实都是由各种各样的习惯构成的。”此话很有道理,但杜克大学在2006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更是细思极恐:人每天有40%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由决定促成的,而是出于习惯。
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智慧的生物,却有将近一半的行为是由习惯决定的!如果是好的习惯也罢,如果都是坏习惯,那这个人是不是就很糟糕?
你的理智告诉你,晚上不可以再吃东西了,但是当你坐到沙发上看电视的时候,却不由自主地想吃零食(而且这种无意识地进食更容易让人发胖),这时理智就被习惯打败了......
希望我也能有一个好习惯,然后这个好习惯能变成我人生中的“蝴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