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有生时间不多,时间越少,越喜欢思考时间这个老话题。不完全是事关生死,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总结和思考。
我很喜欢《时间都去那儿了》这首歌,他唱出了和平时代,普通老百姓对时间的感觉。生儿育女,柴米油盐,时间在平平淡淡,忙忙碌碌的日子里不知不觉溜走了。歌曲以略带忧怨的口吻,诉说了人生苦短。但更多地让人体味到老婆孩子热坑头的温馨甜蜜。
其实,时间过的快与慢,取决于我们的内心感受。
过得快,说明你忙碌,充实,愉快,是幸福安宁的表现。当你嫌时间过得慢时,并不是你畄住了时间,多半是你遭遇痛苦,焦虑,麻烦,或不顺心的事,所谓度日如年。快也好,慢也罢,都是你的主观感觉。时间不是橡皮筋,可伸可缩,可长可短。它有自己固有的节奏,按照自己的步伐前进,勇往直前,永不回头。并不在意你的感受,看你的脸色行事。没有絲毫商量的余地,更没有絲毫改变的可能。
人们常说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对每个地球人公平分配的生活资源。其实不然,生活在高原和北极的人,得到的阳光和空气,就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只有时间才是最公平公正的。不管你是高官还是平民,不管你是亿万富翁还是穷困僚倒的贫民,不管你生活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职业,得到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一天二十四小时,既不多给谁一秒,也不少给谁一秒。钱再多也买不来,权力再大也压不到。
人们得到的时间是公平的,但在不同人的眼里,时间的价值却是天差地别。正如高尔基所言,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一个人对时间的态度,决定了他一生的成败得失。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珍惜时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闻鸡起舞,螢囊映雪,牛角挂书,这样的故事很多。陶渊明曾感慨,“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新文化的伟大旗手鲁迅先生曾说,我那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到工作上了。著名作家路遥,出身贫寒,身体一直不好。为了完成一百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他把自己关在一间小屋里,拖着病体,日夜奋笔。后来病情越来越严重,医生要他住院,等病情好转再写。他说,我的身体我知道,我活不了多久,现在每分每秒对我都非常宝贵,我必须把作品写完。不能象曹雪芹写《红楼梦》,只完成一半,留下永久的遗憾。《平凡的世界》完成了,路遥的生命定格在四十二岁。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无数后人奋力向前。还有核科学家林俊德院士,他在罗布泊基地奋战五十二年,从第一颗原子弹到最后一次地下核爆炸,他四十五次参加核试验。他的科研成就曾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两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后来,他确诊为癌症晚期,从确诊到离世只有二十七天。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可他最新研究成果还没整理完,就戴着氧气罩,身上还挿着几根管子,一直坐在电脑前工作。医生和家人都是含着泪恳求他躺下休息,他坚决拒绝。他说,我躺下就起不来了,把工作做完就是最好的休息。他抢在咽气前,敲下最后一个字,为我国核科学留下最光辉的一笔。在这些杰出人物身上,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深刻哲理。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变了,更加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发展的紧迫性。深圳街头的大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就是最有力的呐喊,震惊世界的深圳速度就是最有力的示范。
时间!时间!
速度!速度!
效率!效率。!
迅速成功,迅速繁荣,迅速发展,迅速至富,成了各地各市,各行各业,男女老少的梦想,有的人甚至到了痴狂的程度。在这种力量的推动下,不少地区,不少行业迅速崛起,各种奇迹不断产生。真正形成了万马奔腾,你追我赶的火热景象。
伴随着时代的大潮,也催生了许多开拓者,先行者,奋斗者,试验者,冒险者,一旦成功,就变成了耀眼的明星。从那时直到现在,政治,经济,文化,企业,改革,各行各业的名星层出不穷。这些明星有的为了创业,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终于取得成功。但浮躁情绪也很普遍,不少人不愿作那么大的付出,急于求成,只想一夜暴富,一夜成名。于是找窍门,走捷径,耍小聪明,有时居然在短时间内也有效。一时间名星遍地,层出不穷。名星多是好事,没有名星的时代,是没有光彩的时代。但,真正的名星是要经受历史捡验的。
四十多年过去了,再看看曾经的名星,变化很大。有些当年名不见经传的产品,变成了世界名牌。有许多当年平平淡淡的企业,变成了世界的领跑者。有些当年贫困落后的小城市,如今伸出胳膊,比那些小国家还粗壮。但,也有些名牌产品已销声匿迹,有的名星企业负债累累甚至倒闭,有的名星城市现在平平淡淡,有的名作家名演员名书画家,如今被人们遗忘,有的政治名星沦为腐败分子,坐进了班房。四十多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为什么变化这么大?
中国有句老话,“人在做,天在看”。毛主席曾说,我相信老天爷,天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是老百姓。毛主席的话很深刻。我想,天也是历史,是时间。时间的眼睛最锐利,时间的良心最公道,他时时刻刻在捡验人世间所有的人,所有的事,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任何人耍小聪明,偷奸耍滑,想欺骗历史是办不到的。不少人喜欢吹吹拍拍,搏取名利。画了几幅画,写了几幅字,就自称开宗立派的大师。写了几篇小说或几首诗,就以文化巨人自居。著名画家靳尚谊曾规劝那些说大话的人,大话最好一百年或几百年以后再说,那时能被人记得,你才站得住。靳先生的话太对了,因为“在所有的批评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别林斯基语)历史证明,真正经受过历史捡验的文化名星是孔子,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曹雪芹等。因为千百年来,他们的作品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未来只要中华民族在延续,他们的作品依然会影响人们的情感。历史上政治名星也很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等。而深得民心的是蜀太守李冰。他带领人民修建都江堰,缔造了天府之国。但他没有唱拯救社稷苍生的高调,留下的只有“深淘滩,低作堰"六字真言。千百年来,只要按这六个字办,就确保成都平原丰收无恙。对这样实心实意为人民办事的官员,人民群众从心底热爱尊崇。岷江边的二王庙,千百年来香火不断,而且还将永远纪念下去。时间告诉我们,想干点事不易,想青史留名更不易。自吹自擂没用,揽功推过没用,玩骗人的把戏更没用,时间老人会剝去那些“精致的利已主义者”的伪装,作出公正的评判。
如今我老了,见到的人和事多了,听到的新理论新说法也很多。我体会,真正管用的依然是前人讲的那些最普通,最朴素,最基本的道理。要踏踏实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只可惜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时间越少越珍贵,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能力,尽可能为社会做点事,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实在不行,也要管好自己,不给社会和家庭添更多的麻烦。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相信我们的子孙比我们更有智慧和能力,祖国的未来会更富强,更文明,更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