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小英雄雨来》是一本优的革命文化小说,作者管桦以儿童的视角和语言讲故事,书中人物众多,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抗日战争爆发后,冀东还乡河两岸的青年们踊跃加入八路军,拿起枪抗击日本侵略者。各村的百姓,包括老人、妇女和儿童,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保卫祖国家园与日本鬼子进行顽强的斗争。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作家管桦亲眼目睹了自己美丽的故乡在战争中被摧残。在离家奔赴抗日战场之后,童年时代与儿童团的小伙伴们一起站岗放哨,为八路军送信、带路的场景不时浮现在他的脑海中。就这样,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小英雄雨来》。
对于反应革命传统的著作来说,《小英雄雨来》一书刻画了雨来等一系列鲜活的人物故事,活泼语言生动,形象饱满,一些对话的描写生动有趣,正好迎合了这个年龄段学生的阅读特点和心理特点。而且学生在四年级时已经学习过相关选文,所以读起来毫不费力且倍感亲切,有一种与雨来共成长的感觉。
学情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拓展型任务群“整本书阅读”第二学段的要求为“阅读表现英雄模范事迹的图书,如《小英雄雨来》《雷锋的故事》等,讲述英雄模范故事。”学生在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已学习过《小英雄雨来(节选)》这篇课文,对雨来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有了一定学习小说的基础,能初步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理解人物形象,感受到情节推进和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但还停留于感性认识阶段,需要方法的指导和落实。
教学目标
1.通过任务驱动激发学生读整本书、读革命文化故事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和热情。
2.了解小英雄雨来的成长故事,掌握整本书阅读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分析、对比文段,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作用,通过查阅资料,补充文本背景,拓展想象空间,感受人物的饱满、情节的丰富。
4.能将文本与实际相结合,构思好故事,体会雨来的爱国品质,感悟成长中的笑与泪,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1.分析、对比文段,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作用,通过查阅资料,补充文本背景,拓展想象空间,感受人物的饱满、情节的丰富。
2.能将文本与实际相结合,构思好故事,体会雨来的爱国品质,感悟成长中的笑与泪,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及过程
教学准备
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在《小英雄雨来》整本书阅读指导中,以“导读起航、引航推进、巡航分享、续航延学”作为学生阅读红色经典作品的四大板块,整体规划,有序推进,让学生在阅读中循红色航程,觅英雄足迹。
导读起航:英雄情结催生阅读向往
(一)激趣导入,对话英雄
1.引出话题:什么样的人被称为英雄?
2.学生分享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3.总结概括这些英雄人物的特点。
4.出示图片,展示位于还乡河公园的小英雄雨来雕像。
思考:为什么给一个孩子塑像?他到底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为什么被称为英雄?
(二)了解背景,初识英雄
1.出示《小英雄雨来》的创作背景。
《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察冀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于敌后开创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由于地处敌占领区心脏地带,因此尤为重要。中共中央称之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因此,故事人物所处的环境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
2.出示小英雄雨来人物简介。
小英雄雨来是小说的主人公,他天真淘气又勇敢无畏。他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长大,向革命前辈学习,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雨来不仅是小说中的人物,更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勇敢、爱国的少年儿童形象的缩影。
(三)制定计划,亲友共读
1.《小英雄雨来》这本红色经典,传承了70多年,印刻在几代人的记忆中。它被多次出版,也被拍成了经典的影视剧作品。让学生欣赏电影片段,分享初步感受。
2.引导制定详细的个性化读书计划,邂逅英雄。
3.回顾已学的多种阅读方法,助推后续阅读。
4.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共读。三代人一起阅读,可以找到亲情的连接点,也能降低阅读难度。在回望过去的激情岁月中,帮助学生唤起美好感情,引发心灵共鸣。
(设计意图:《小英雄雨来》是作家管桦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早在70多年前,就已被选编入小学语文教科书。书中所传递的爱国精神感染和教育了几代人。作品中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故事内容与当下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因此在阅读前,可以通过提出疑问、引入背景资料等方式,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激发阅读兴趣,促进深入阅读。)
引航推进
多种策略树立阅读航标
(一)借助图示,梳理人物关系
运用思维导图梳理,让学生厘清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角色关系,也让学生拥有清晰的阅读思路,更好地把握故事内容。
(二)整理小标题,厘清故事情节
1.出示故事小标题,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全书共有41个小标题。每几个小标题合起来讲述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
2.小组合作,通过画"情节梯""情节棒""情节绳"等,梳理标题。
3.观察图示,梳理故事主线,引导学生发现故事主线就是雨来的成长经历,故事情节前后呼应。
(三)片段分享,体会人物形象
1.在阅读过程中,你发现雨来身上有着怎样的品质?创建一个"雨来"人物档案。
2.全班交流,丰满人物形象。
小结:雨来有着普通儿童的特征,爱玩、淘气、喜欢逗乐、爱逞英雄、喜欢挑战等,他也是一个敢爱敢恨、机智勇敢、坚强不屈、誓死卫国的小英雄。在阅读中,我们可以通过圈画批注,体会不同的人物形象,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体会。3.分享阅读中打动人的环境描写片段,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并试着为小说绘制插图。
(设计意图:阅读是读者将所读文字理解内化的过程,需要策略的辅助。有效的阅读策略有助于学生厘清文本信息。阅读推进课,可以运用视觉化和联结策略促进学生的阅读交流,让文字转化为学生脑海中生动的画面。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让学生带着自主思考深入阅读。)
巡航分享
交流分享增强阅读动力
阅读分享课,更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成果,用多元方式展示学生的阅读收获。学生可通过前期自主选择喜欢的活动形式,在课上进行分组展示。
活动一:绘制英雄榜
1.雨来从一个调皮淘气的小男孩,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游击队员。哪些场景让你印象最深刻?(学生口头交流)
2.借助绘制的"雨来成长事件图",讲讲雨来的成长故事。交流雨来成长过程中的转变,谈谈阅读感受。
活动二:和英雄"合影"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分角色演绎。
2.其他同学根据表演猜故事情节,并对表演进行点评。
3.学生针对自己扮演的角色谈谈感受。
4.小结:通过阅读革命故事,扮演革命英雄人物,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革命精神品质,并以他们作为我们平时生活的榜样。
活动三:讲英雄故事
1.学生分享在阅读中印象深刻的词句,讲述让自己印象最深的情节。
2.展示小组合作为故事创作的插图,借助图画复述故事。
3.展示制作的手抄报或撰写的读后感。
(设计意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第二学段"阅读与鉴赏"中要求,"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英雄雨来》图文并茂,有30多张配图,无形中降低了阅读的难度。为能持久点燃学生阅读的热情,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重温故事、回顾经典,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分享阅读体验和收获,丰富精神世界,体会小英雄的优秀品质。同时,通过讲故事、演绎故事等丰富、有趣的阅读活动,展示了学生的阅读效果。)
续航延学
革命文化促进阅读成长
(一)跨界阅读
1.欣赏电影《小英雄雨来》片段,比较小说和电影的不同之处。
2.听一听《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快乐的节日》等歌曲,感受歌词中的时代记忆。
(二)回忆英雄
1.出示资料和图片。
1998年,在还乡河公园建成了“小英雄雨来纪念园”。作者管桦在小英雄雨来纪念碑上亲笔写下了碑文--“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
2.展开辩论: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否还需要英雄?
3.拓展抗日战争时期涌现的革命英雄故事﹣﹣小兵张嘎、狼牙山五壮士、王小二、铁血将士杨靖宇等。
教师小结:雨来是一位小英雄,也是那个时代众多英雄的缩影。像这样勇往直前的英雄还有很多,更有数不清的英烈长眠在这片土地上。那些革命故事依然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革命先辈的精神也将代代传承。
(三)追寻英雄
1.过渡:在战争年代像雨来那样站岗、放哨、手拿红缨枪、挺起小胸脯给八路军送信、带路的小英雄还有很多很多……
出示推荐拓展阅读书目:
《刘胡兰》《放牛娃》《鸡毛信》《雷锋的故事》等讲述革命英雄模范事迹的图书。
教师总结:让我们继续在阅读中追寻英雄的足迹,与红色经典共成长。
(设计意图:好书不厌百回读。读一本好书,不仅能沉浸在故事中,更要能在故事结束时把思考带入生活中。通过跨界阅读、辩论等形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形成学生持续深入阅读的内驱力,促成学生乐于阅读这类革命英雄图书,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爱国精神,让红色经典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