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网上截图)
从唐宋八大家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夜不能寐,瞎联想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这一周期是否太长了一点,经历了元、明、清三朝。难怪人们要称盛唐,开明的南北宋,黑暗的元、万历十五年的明、二月河忽悠的清。这一忽悠忽岀了五四的白话文运动,从之、乎、者、也的文言文到白话文,文学上的一小步,社会文明上的一大步。
胡适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诌议》,认为“今日文学之腐败极矣”,提出“文学革命,需从八事入手”。同年2月1日,他在《新青年》发表《白话诗八首》是新诗最初的尝试之作。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1号推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三人的白话新诗,被称为“现代新诗的第一次出现”。当时的陈独秀、胡适、刘半农、沈尹默、李大钊、鲁迅、傅斯年、俞平伯被称为白话文运动的八大先驱。斯人已去,其文长存。
沈尹默的白话诗——《月夜》
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闻一多的白话诗选段——《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本人孤陋寡闻,白话文运动后是否再有文学上的一小步?本人搜肠刮肚,印象中的八十年代朦胧诗算一个,就是不成气候;网络文学算一个,就是不入主流,元宇宙来了,是否与文学有关?是否能使社会文明跨岀一大步?还是个问号。我以为各种成气候、入主流的文体均如笼中的鹦鹉学舌,笼着一群群自称为“作家”或者“诗人”的学舌鸟。大家都在笼子里学着奉承拍马,比着看谁飞得花哨,偶有不慎冲撞了笼子的,偶有把头夹着引人发笑的,这实与文学无关,更遑论社会文明的进步。再难见“月夜”与“破铜绿成了翡翠/烂铁锈出了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