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了小说情节的特点,在写小说时,就会有一个标准,而这个标准在写作中,就会提高目标要求。
01、情节把人物打出正常轨道
小说中,所有的情节都是为人物服务的。想要挖掘人物的潜在情感,就是把人物放到一个极端环境中。
人物一旦放到一个极端环境中,他的某些潜在情感才会迸发出来。
比如《水浒传》
它的特点是,官逼民反。
很多人都是被逼上梁山的,但是,真正去读你去读《水浒传》,真真正正被逼上梁山的,没几个,很多人是自愿去的。
真正被逼的最明显的就是林冲。
因为林冲的经历,老婆被调戏,白虎堂被朋友陷害,林冲被发配。
在路上,还有很多人陷害他,在野猪林被鲁智深救下了。
那时,鲁智深请他一起上梁山,林冲拒绝了。那时候,林冲还想做个好人。
到草料场,林冲还想当个好人,没有想到那个时候还没有放过他。
而且在草料场听到自己的家已经家破人亡。这个时候,林冲终于被逼上梁山了。
上了梁上之后,继续逼林冲。
到最后,在吴用的策划下,林冲把王伦给杀了。
接下来,林冲完成了从官到匪的过程。
林冲的潜在情感是如何被挖掘出来的,就是把人物打出常轨。
你经历过这些不幸的事情,到最后你的某些潜在情感才会呈现出来。
林冲的故事,就是被打出正常轨。
我们小说的人物一开始都是正常生活,后来遭遇到一些事情,才会发生了改变。
02、矛盾冲突:冲击常态情感
一说冲突,总给人感觉小说就不断让两人打架。
不,有的时候,冲突是很安静的,是关系的冲突,而不是两人非得吵一架,打一架,这个冲突才形成。
比如,台湾作家童伟格《我》里面有个情节很有意思。
小说当中的“我”大概是上小学的时候,经历了这样一件事情。
就是父亲靠出海捕鱼为生,有一次出海捕鱼的时候,父亲失踪了。
父亲一旦失踪了之后,家里的顶梁柱没了。妈妈就到了餐厅里打工。
姊姊在外地读大学,妈妈要供姐姐,也要养着我。
过了一段时间,我姊姊回家住了几天,有一天,我姊姊又找我去问话。
我姊姊问我你知不知道妈妈有时候晚上会偷偷跑出去,我说我大概知道吧,
我姊姊说什么叫大概知道,她问我知不知道妈妈跑去哪里了我说我不知道,我姊姊叫我以后注意一点。
有一天晚上,妹妹她叫我跟她到外面去,我们就走出门,站在门外的大马路边。
我姊姊说,我们等妈妈回来。
这样等了很久,我觉得天都快亮了,然后,有一辆汽车在马路转角边停了下来,静了很久,车子倒车开走了。
我妈妈慢慢从转角走出来,慢慢走近我们,我姊姊看着我妈妈……
它是以小学生的视角来写,“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读者应该都知道发生了什么。
妈妈看到“我”和姐姐站在那里,它背后有一种什么状态,就是人物冲突。
姐姐是不满妈妈这种行为的,但是她为什么把“我”拉过来,就是以此来抵抗妈妈。妈妈又觉得很无奈。
小说在这个安静的冲突当中,直接写到妈妈什么话也没说就回了家,体现出了妈妈的某种无奈。
这个从头到尾,没有任何打架、吵架的过程,是一种安静的冲突。
而且这个小说是以“我”的视角去看这个事情,故事完全在读者脑海当中脑补出来,导致这个故事就更加耐人寻味。
我们之所以制造矛盾冲突,就是要让人物的表层结构瓦解,呈现出某些深层的情感结构来,让人物内心深处没有意识到的强烈的感情呈现出来。
把人物推向极端,放到一个矛盾冲突当中,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在稳定的状态下,人也是一个稳定的系统。
你是看不出来这个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
03、情节的发展由情感推动
在现实生活当中,一个人做一件事情的动机是无形的,你不知道。
但动机可以转化为行动,然后这个动机让这个行动遵循内在的情感逻辑,而这个情感逻辑不是现实生活中所谓的目的。
让每一个情节都是以情感的方式去推动它,这个小说的审美价值才高。
科幻小说、推理小说推动情节靠的是逻辑,靠的是实用理性,而不是情感。当然不能一概而论。
很多科幻小说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当中的情感不够饱满。
所以刘慈欣的《三体》就会被人吐槽人物塑造不够好。
当然,这不影响它是一部好作品。这是类型小说的另一个标准了。
我们写小说的时候,最好设想好人物之间的关系,他们在情节中会发生怎样的情感变动。
情节的转折变化,会引起人物关系的变动。
04、情节的有机性、严密性
很多的小说特别强调情节的完整、严谨、统一。
有一个戏剧理论家曾经说过,假设你在看戏的时候,一开始,你看到墙上有一把枪,那么到结尾的时候,这把枪一定会响,一定会派上用场。
《契诃夫之枪》,前后呼应,让小说的事物都有其作用
好的小说,你会发现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没有任何一个要素是无用的。
它一定在某些方面有着重要的用途,跟很多情节形成关联。
当然,这种东西靠的是作家的缜密性,短篇小说做到这点相对容易,
但是长篇小说或者大部头的小说,如果能够把情节的有机性、严密性做到极致,那是极难的。
有些网络作家作品写得太长,前面挖的坑,后面就忘了填坑了,这是不太好的。
比如《红楼梦》这样的作品。很多学者都说《红楼梦》写法有一个特点叫作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红楼梦》当中每一个人物的取名,每一个情节设置都是深有用意的。
所以说在《红楼梦》的研究当中,有一个分类叫探佚学。
探佚什么呢?
就是八十回后面真正的结局。
《红楼梦》现在残留下来的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鹗续的。很多学者就在探究曹雪芹原本的结局到底是怎样的。
那怎么探究呢?一个重要的依据是什么,我们通过前八十回。
因为曹雪芹作为一个高超的文学创作者,他一定在小说创作的时候,特别强调有机性、严密性。
所以他在创作的时候,肯定在前面为这个结局埋下伏笔。
通过研究前面的情节,就可以猜测大致后面的情节是什么样的。
又比如像《雷雨》这样一个戏剧作品,从头到尾极为严密。
到最后,你会发现那个周冲、四凤是怎么死的,触电死的。
作品在前面就有暗示,那个繁漪三番五次提醒那个电线坏了,要找人修。
在这个作品中,你就能看到强烈的有机性。
所以在我们写小说的时候,人物后面的结局,最好是能跟前面有联系。
例如他酒驾出车祸,前面就要有他经常出入酒吧,喜欢喝酒。
05、情节为性格展开而服务
每一次情节的突转、变化,都要呈现出这个人物不同侧面的性格,这才叫作好的作品。
如果说你的情节设置从头到尾都为了体现出这一个人物的某一个方面的性格,这个性格没有顺着情节而展开,这样的作品往往不是好作品。
好的作品是通过情节不断地呈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
比如《武松打虎》。
《武松打虎》体现了武松什么性格呢?
第一反应,想到的是体现武松勇猛、武艺高强。但你细细分析里面的每一个情节,就会发现并不都是体现武松这些特点。
首先,武松来到一家酒店,门口挂着一块牌子,写着“三碗不过岗”。
武松开始喝酒,店家劝武松,我们家的酒后劲比较大,你喝三碗差不多就行了。武松偏不,就要喝。
这里体现武松什么特点,有点固执,甚至有点自负。他觉得喝三碗就不行,那是一般人,我武松是一般人吗?
喝完了,一共喝了多少碗呢?喝了十八碗。
他就接着赶路。
刚要走,店家就又劝他,大晚上不要进山,山里有大老虎。武松却说,你不要骗我。这里还是自负、固执。
他心里也琢磨,你之所以说山里有老虎,就是店家要骗我留宿,多赚我点钱。
武松向山里走,在路上发现了什么,看到了一个官府的告示,上面是一个警告,说这里面有老虎。
刚开始店家说有老虎,武松是不信的。这里有官府的告示,武松是信了,说明这里是真的有老虎。
这时候,你说武松怕不怕。
在小说中,他是怕的。
正常情况,假设没有之前的故事,武松来到这里,看到告示,他还会继续走吗?他不会了。
他想的是什么,他想现在要是回去,那店家不就会取笑自己了。
我宁肯上山,也不要被取笑。
这里呈现武松什么性格?要面子,多过要命。咱就是好汉一条。
到了晚上,武松遇到了老虎。
小说多次写武松是怕的,但是没办法,到那种程度了,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小说真的是把武松逼上绝路了,到最后你是不得不面对老虎,不得不面对老虎的情景,等于武松是被逼出那种勇猛。
把武松逼上绝境的,不是作者故意给他设置障碍,而是武松的性格导致的。
武松要面子、要强、固执、偏执,使得他最后不得不勇猛。这段故事就显得耐人寻味了。
如果你写武松打老虎的情节,就是为了写武松很勇猛,有一次走到森林里面,见到一只大老虎,他把老虎打死了。这就感觉没什么意思。
当然,如果你真的要凸现他勇猛,也是可以的,那可能就还需要一些铺垫。
这里讲的主要是人物性格多面性。
小说中,到最后,武松赤手空拳把老虎打死了,成了打虎英雄。
这就有点讽刺意味了。武松之所以成为英雄,他本意并不是想要为民除害。
这样故事就变得有意思了。
写长篇小说的时候,要注意前后呼应,人物的结局在开头早有预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