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华夏文明起源

现代考古学见物不见人,落实不了“三皇五帝,九五之尊”本人,如何认证人的文明,人的历史。

  华夏文明靠仰韶、龙山、二里头等遗址文化来写入地名信史吗?

    全世界认同“地名”信史吗?

  世界信史的建立都是以人为本!


  华夏文明所记录的古代帝王一统文明“三皇五帝,九五之尊”等古史体系,被以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派一一摧毁。

    “古史辨”派提出应以科学的态度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建设信史任务。

  胡适提出研究中国古史的主张,除文献记载,应该向甲骨文,同考古发现寻找史料。

  李玄伯提出:“要想解决古史,唯一的办法是考古学,我们若想解决这些问题,还要努力向发掘方向走。

        郭沫若在《古代社会研究》一文中有这样的述言:“没有“古史辨”运动时对旧古史体系的破坏,就不会有建设新的信史,重建中国上古史任务的提出。

  没有以田野考古为标志的现代考古学由域外传入,也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和形成问题。



  但依靠现代考古学这架“独轮马车”又如何能重建中国上古史?

  历史是前人过往的记录,不但记录在“地上资料”,也记录在“地下遗存”。两者完美地认知、互证才能成就信史任务。

  如今,尽管已经有了很多的“田野考古遗存”,而抛弃对地上资料的认知,中国文明的起源形成,信史任务靠考古学独立完成了吗?

    非但没有完成,而是越来越模糊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