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审辩式思维的课程,这个课程让我有了真正意义上申辩的感觉的时候,是由电影《敦刻尔克》开始的。老师让我看了这个电影,然后给我们读了王芳就这个电影的一篇论文,这篇文章漏洞百出。后来我们对这篇文章进行了分析,并写成了一片反驳文。
那个时候,我们学习了自由与群体。当时感觉听的特别明白,也听的特别上瘾。不过后来在写论文的时候,着实让我伤脑筋。一遍一遍的读着王芳的文章,一遍遍的勾画这她所叙述的观点。再想想她的观点的漏洞,按照顺序一个个的论证。那个时候,的确觉得写这种文章很伤脑筋,但是当写完之后,还是那种满满的成就感。可当自己再读的时候,就感觉好像写的一点都不好,分论点的论据找的没有多大的说服力,可有实在不知道该怎么修改。后来只能用自我安慰的方式来解决。
在这之后的一次课,我们讨论了穿不穿校服的问题,记得这个问题,早在上初一的时候就讨论过。刚接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就觉得这简直太简单了,稍微回忆一下原来讨论的结果不就行了。不过我还是太年轻,太天真,这等好事发生在我身上的可能性不太大。后来我发现老师给的文章,观点看似荒唐可笑,但是又有理有据的,真的不知道该怎么下手。那个时候我才明白,这并不是让我在表达观点,已经跟当初写的论文大不相同了。即使那个观点我不认同,我也要给它找出论据来支持它。
写完这篇文章之后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大前提和小前提。不过那一节课我听的迷迷糊糊的,没怎么明白。只是知道了即使大前提是对的,小前提也不一定正确,这跟哲学上的演绎逻辑几乎是一个概念。那个时候对演绎逻辑特别的感兴趣,但又觉得这个逻辑并不能推理出所有的问题。所以不管怎么样,那一次申辩式思维的课,教会了我该如何去申辩这个逻辑。
最后一节申辩式思维的课,我们学习了两个,申辩文章或是事物的关联词,就是"如果...就"和"只有...才"。那一节课我们就用这两个关联词来论证一个同学的文章,这才发现论证的过程,根本没有说服力。那个时候就觉得他的文章,写的太荒唐了,可是轮到自己笔头上的时候,发现自己也没有办法让论证的过程没有一点的漏洞,所以我就用了一些表示不准确的词语,就比如什么:比一定,可能,大概等等诸类的词。
通过这三次申辩课程,不一定说是学到了多少,但至少让我在写作的时候,可以在主次和语言的严谨性方面稍加留意,让我的文章变得更加得有层次感,有深度。不过在尝试了这几节课之后,不光是文章上的改变,平时的生活中,跟朋友尤其是家人的交流中,废话少了,重点多了,也更加有逻辑了。
就记得有一次,周末在家,天气很热,烦躁的无法静下心来学习,在房间开开空调有时候就承受不住床的诱惑,所以就想去图书馆写作业。妈妈不想让我去,但也没有强制行的拒绝。于是我就写了个纸条告诉她,我为什么要去,原因是什么,妈妈看了之后没说什么,就让我走了。所以我那个时候就发现,审辩式思维不只是在文章中,平时的生活里也是可以用到的。这学期的这个课程着实让我收获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