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45期“规”专题活动。
自古以来,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任何机构的运行都离不开制度规矩的制约。旧社会中改朝换代是常态,新旧更迭,旧政权落伍,新政权顺应局势打破旧规矩,再建立一套适合当下运行的新规矩。
在同一个平台上,同一起点出发,有人总不得要领,无法入门,唾手可得的成果似乎近在眼前,却总是如隔千山完税,遥不可及,而总有一些幸运儿如虎添翼,如有人扶其青云之志,轻松摘得成果,究其机理,离不开一个核心“顺势而为,”扶摇直上九万里。“势”即为规矩,即为社会运行必须要遵守的规则。
当代社会"规则滞后于技术"的普遍困境。回望先秦,《韩非子·有度》强调"奉法者强则国强"的刚性治理,而《论语·子路》则主张"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柔性引导。
参观历史博物馆,常见青铜器上的规与圆,盈亏转换,阴阳得配。当商鞅"徙木立信"的典故遇见《论语》"民无信不立"的箴言,规则意识便如青铜器上蟠虺纹的交错,在华夏文明肌理中刻下永恒印记。法家的"刑过不避大臣"与儒家的"道之以德"为经纬,时下粉丝经济下,娱乐圈流量当道,层出不穷的"数据打榜"与"片场规则"错综复杂,让人不得不好奇规则制定与执行的艺术。
再有法治循规蹈矩,规则执行的刚性之美。《韩非子·有度》强调"法不阿贵"的平等原则,某顶流明星2023年因税务违规被全网封杀的事件,恰似现代版的"刑过不避大臣"。当粉丝经济催生出"数据女工"的灰色产业链,某选秀节目制作组严格执行"禁止集资打榜"的条款,其雷霆手段与《商君书》"罚不善而不赏善"的治理逻辑形成跨时空呼应。这种刚性执行在娱乐圈的实践表明:规则的锋刃需要定期淬火,否则就会像某剧组因纵容演员轧戏导致作品质量崩塌般,使整个行业生态失序。
从另一角度解读,更有儒家文化的仁爱柔和,凸显规则内化的春风化雨。《论语·为政》中"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智慧,在某老戏骨三十年如一日严守片场纪律的佳话中得以具象化。当某综艺节目将"尊重工作人员"写入嘉宾守则时,这与《孟子》"以力服人者霸,以德服人者王"的教化思想不谋而合。观察某新生代演员在前辈熏陶下自觉遵守保密协议的现象,恰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印证了规则认同感比强制约束更具持久生命力。
面对明星名苦不堪言的私生饭骚扰现象,有人饭圈治理的破局之道。2024年某明星后援会自发制定的"理性应援公约",完美演绎了《荀子》"隆礼重法"的辩证哲学。这种粉丝自治模式既包含法家"必罚明威"的威慑(如违反者取消线下活动资格),又蕴含儒家"君子慎独"的自律(通过道德榜样引导)。某影视基地将安全条例改编成古风歌曲的创新举措,更是将规则传播转化为"乐者,通伦理者也"的文化浸润。
从管仲"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的警世恒言,到现代演艺行业信用黑名单制度的建立,规则始终在青铜法典与电子合约间流转重生。当某古装剧剧组用《周礼》仪轨指导道具摆放时,我们看见传统文化正在为现代规则意识提供着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