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第十天/正面管教/第11章
一、积极的暂停:目的是让双方都感觉好起来,连通理性脑,这样才能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去解决问题。
父母在撤出冲突之前应该事先让孩子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以尊重的态度向孩子解释清楚为什么这么做。
决定自己去做什么,而不是要求孩子去做什么。父母可以选择去卫生间看会书,冲个澡,散散步,逛商店等多种形式调整自己的情绪。孩子也可以通过去暂停区、读书、玩玩具、听音乐、睡一会儿等多种形式让自己感觉好起来。
或者是情绪的撤离。
任何一种撤离之后要紧随鼓励、训练将孩子的行为转向积极的方面,便在冷静期后解决问题,也可以把问题放到家庭会议上去解决。
二、决定自己去做什么,而不是要求孩子们去做什么。
如果我们要求孩子去做,遭到拒绝以后,有可能引起权力之争,甚至让孩子误以为是一种惩罚,遭受到伤害,产生一种报复的情绪。而决定自己去做什么,会让孩子从我们决定要做的事情的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之中去学习。
事先要让孩子知道我们要做什么。如果可能,在某种情况下要做的事情,也需要得到孩子的同意。
采取和善而坚定的行动,而不是光说。当孩子对你采取的计划进行试探的时候尽量不说话,必须要说的时候也要采用和善友好尊重的态度。
做好心理准备,在事情变好之前有可能会变得更糟。
三、正面管教方法
让孩子参与制作日常惯例,可以避免早晨麻烦,以及就寝时的争斗,父母全身心的享受与投入与孩子睡前分享的过程,倾听孩子最开心最难过的事情,孩子也能够感受到父母非常享受与自己在一起的时间,而且愿意倾听自己的心事,那么他就非常有归属感。
父母尽量不介入孩子的争端,如果需要介入的话,也要一碗水端平。或者采用幽默的方法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处境相同。
无言的信号做以提醒,让孩子解决问题时制定的计划中如果包括一些无言的信号,可以帮助带人闭上嘴巴。虽然对于这个过程中再次出现的不良行为,父母很难做到不去理睬,如果我们一旦放弃正面管教而采用惩罚的方式,暂时会控制住局面,但是没有长期效果,而且也不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根据孩子的年龄去提出不同的选择,而不是去提要求。
改变自己说话的方式,比如说:你一收拾好玩具,我们就去公园。要好过:如果你收拾好了玩具,我们就去公园。用这种说法的前提是父母对于去不去公园都是不在意的。如果的确打算去公园,那我们可以用启发式问法:有谁想去公园呢?去之前我们要把什么事情先做好?
正确运用零花钱对孩子进行管教。不要把它当成惩罚或者奖励孩子的工具,也不要把它与做家务挂钩,承担家务是责任感,与金钱没有关系。当孩子有了零花钱以后就不要让他缠着父母去要这个要那个了,如果他有想要的东西,父母就可以问他,你的钱够吗?如果不够我们攒够了再来买。当孩子们自己投入金钱买东西的时候,他们就会更加珍惜,更加负责,如果损坏别人的东西也要用他们自己的钱去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