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生活在中原的南方人,很南很南的南方,在我们当地,但凡比我们靠北的地方,都叫北方。
很多人问我,在北方生活能不能习惯,有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
我不能习惯。
从小挑食,吃不到熟悉的饭菜;每年冬天就莫名悲伤,因为怕冷,怕孤单。
我在这个城市十几年,没有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圈子,但这是我自己选的路呀。
我总想,一个人现在是什么样子的,应该是有迹可寻的。
我们会说年少无知,好像很多不是那么正确的选择都可以推给无知。但是我在35岁之后开始慢慢懂得,其实没有真正的无知,在你做出选择的当下,哪怕你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选择,但已然在冥冥之中有了注定。
我从有记忆起,就想离开家的,可能是天性不安分,也可能是从小没有被很好地关爱过。小时候就是夹在奶奶和母亲之间,这种感觉让我害怕,奶奶一对我好我就害怕,就怕母亲骂我。有一次她偷偷在我洗澡的时候,给我塞了三个剥好的荔枝,偏偏被母亲看见了,我得了印象很深刻的一阵厌嫌,以至于我总对奶奶手里那三只白花花的荔枝挥之不去地记忆着。
我们刚认识的时候,我的人生第一次远离家乡上千公里,我说想家,你说想会想家说明你的家很幸福。我只能顺势应承。
我后来想过,它真的幸福吗?还是当时和你在一起,说着乡愁的感觉才是幸福的,而强词夺理的乡愁,或许是我内心想与你攀近的借口呢?
我毕业后为了母亲的期盼,回到家乡工作,我当时以为我可能就一直呆在老家了。
谁能料到后来的事呢?我和男朋友感情破裂,我又爱上了另一个异乡人,当时觉得他像你一样懂我,我情难自已。也许是我太渴望一份温柔了。24岁的年纪,柔弱又不经世事,他看得见我的委屈,他说他想呵护我。我当时意乱情迷地,入了网。
于是就有了后来又再次从家乡北上,当时和我母亲说,两年后我会回来的,但如今我还没有回去,我在这里有了孩子有了家,大概率是不会再回去了。
今天在看张爱玲的《小团圆》,看到九莉对二婶的怕和亏欠,我如此懂得。我的母亲,同样在一边为我和妹妹付出,一边又在数念她为我们花了很多钱,如果没有花掉这些钱,她早就已经住上了大房子。我始终觉得我欠了母亲一套房子,我曾经把努力赚钱给她买房子当成我的愿望。但现在我有点绝望了,因为我追不上房价的上涨,我自己也才在几年前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房子,还背负着几十年的贷款。
如今我总是很怕面对母亲,甚至连打电话都觉得忧心。因为她的失望是我无法面对的。我没有如她所愿在她身边生活,也没有为她赚到很多钱买房,我躲得远远的。赚钱这件事太难了,难到我一直想逃避。我总觉得自己是个勇敢的人,其实不是的,我一直在逃避。
马上就37岁了,我才被生活的耳光甩醒了。
有些错误,逃也逃不掉,总得自己一步步错下去,才能一步步清醒过来,旁人是帮不了你的。
现在,我已经醒了。明天,我将开始新的生活了。
#对你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