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

受邀参加汪永老师组织的活动。活动流程是高人设计和研发,经过实践验证的,值得学习,汪永老师的原话。

我到达时活动已经开始,一个美的一塌糊涂的场地,一场完美得无以复加的活动。

自我介绍环节有模板,但是可以自由选择打破——可以没有喜欢的小动物,可以不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

产生议题环节第一轮,每个人提出眼下最困扰自己的问题,由汪永老师提炼和核对后记录下来。第二轮投票产生今天的议题,对于规则“每人一票”有人提问,老师明确每个问题大家都可以投票后,很快确定了案主。

提问环节,第一轮,大家轮流向案主提问,帮助他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的问题,要求用开放式问题。第一轮提问结束时,案主本人提出对于开放性问题的不解,老师做了补充和说明第二轮提问,用封闭式问题,轮流向案主提问。我今天其实是场外观众,但是实在忍不住,把一个学员的想说的话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出来——你是在用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还是用神的标准要求自己?

解决问题环节,还是有模板,就像造句——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在这个环节,案主开始有所悟。接受了一位学员的建议,愿意接受冲突存在。

案主感谢和总结之后,汪永老师从灵性的层面做了总结。结合现场每一个人的特点,汪永老师用不同的工具做了介绍和分析,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有触动。

作为观察者,除了观察在场每一个人的发言,观察案主的执念之外,今天我也有机会观察自己,观察自己的念头以及起心动念。有意思的是,在我自以为看到了案主问题的本质,自以为看出来现场学员提问和回应模式的时候,突然被汪永老师调整到内场,做即兴发言。这下脑子就不灵光了,也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这样也好,很当下。不管说了什么,都是自己的真实水平,真实想法,真实感受,无需设计,无需证明,无需评价。

生活的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啊——这是今天的一个收获。自编自演,不亦乐乎?!

收获的还有金句“你是在真实的生活还是在讨论生活?”

对于“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中的无一物,当下有了感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