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诵不是知识学习,更强调生命体验和精神建构。
—魏智渊
通过阅读魏老师的文字,对阅读中关于晨诵的认知又精进了一层。我们往日里谈论到的“晨诵午读暮省”,并没有像魏老师那样研究得详实和具体。我特别认同魏老师将“晨诵”定格为是一种符合学生身心及“一日之计在于晨”的自然的唤醒,一种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唤醒,更是对中华文化融入孩童心灵且从小培养孩子坚定文化自信的生命的唤醒,这些关乎简单日常、关乎中华文化、关乎儿童生命的唤醒,向我们展示的硬核其实是诠释遵循自然成长规律中的生命的滋养与价值。
良好的晨诵习惯有助于开启文化传承。晨诵如何开展?晨诵的内容包含哪些?我们如何评价或管理晨诵?似乎都是我们会遇到的问题。一般而言,我们晨诵的内容主要以古诗词、经典名作或童诗为主,让孩子们在诵读中去体会古诗词中的平仄、意境或情境、独特之处、融入自己的思考以诵读的方式进行个人表达,对于坚持晨诵的班级和孩子们而言,他们必将获益匪浅。若是养成良好的晨诵习惯,肯定是助益孩子们一辈子的学习与成长。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早睡早起有益身体。晨诵的开展有助于他们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培养早睡早起的习惯,这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日常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其次,一天之计在于晨。晨诵的时段设置是为了帮助孩子们在大脑最为清醒的时候进行诵读,有助于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再者,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晨诵有助于班级或学校养成热爱阅读,并通过诵读的方式表达他们自己对不同诵读内容独特的个人理解,提升他们对诵读内容的理解能力。最后,实践出真知。孩子们通过晨诵,既可以锻炼发音,形成语感,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又有益于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交流,正如我们常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优质的晨诵是班级和谐文化的助推剂。有经验或热爱阅读的老师,大多会要求学生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晨诵,因为晨诵的内容往往是经典文学作品或诗词,这些都是孩子们所处学段需要知道或掌握的必读书目,我们利用早晨的黄金时段,帮助孩子们了解或研读中国传统文化,指导他们对这些必读书目进行深度学习,以提升他们的语文学科素养和传统文化素养。既可以帮助他们在感受美、欣赏美和鉴赏美中陶冶情操,又能够更好地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在时间的推移中,呈现出班级晨诵氛围浓厚,班级里的孩子们将这项工作作为一种常态,继续坚持,久而久之,优质的晨诵效果就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在润物无声中成为了日常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提升着整个班级团队的阅读素养水平,形成了独具班级特色的班级文化。如T和Y班级里的晨诵,无论我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去测试孩子们,他们总是能够应答如流。我想这是师生经年累月关于晨诵积累的结果,亦是对优质的晨诵效果的考核与评价方式的反馈。
自律的晨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注力。班级晨诵的开展,既是学生们特定时段的特殊阅读形式,又是对孩子们阅读专注力的考验。晨诵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要求学生们在安静的环境中全神贯注地进行诵读,在反复的阅读中能够心领神会地理解诵读内容的大意,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诵读效果,孩子们必须是心无旁骛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对自己的情绪和言行举止进行有意识的自我管理,以提高晨诵的质量。有的班级的晨诵形式各异,有个人的,小组合作的,班级整齐划一的全班诵读等形式,但无论是那种形式都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能力,有时候对于班级里个别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孩子,小组长们会给予特别的“关爱”,让他们能够在各种善意的提醒中,自然而然地关注自己的晨诵,直至能够和小组或团队步调一致。如此一来,互帮互助的班级学习氛围得以建立,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亦是大有裨益,良好的班级班风班貌跃然纸上。
唤醒是晨诵的隐形力量,既是对学生符合身心和年龄特点的真实写照,又是对老师文化素养的考验,老师必须拥有绵绵不竭的源头活水,才能更好地指导和帮助学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和践行者,而晨诵只是阅读的一种特定形式而已。我相信唤醒的能量会让我们有更多关注和热爱晨诵的师生为此孜孜不倦地求索,唯有坚持多元阅读,才能做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