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事例与观点的关系。先观点后事例,以观点统领事例,用事例印证观点,做到相互支撑印证。二是处理好文字鲜活与准确的关系。反映人品鲜明特征,表述要平实准确,做到实、精、准,防止夸大其词。三是处理好对象身份与材料评价的关系。表述时,既要注意正职和副职、党委和政府、党内和党外等身份区别,也要体现教育、医疗、宣传、文化、企业等行业特点,防止张冠李戴。
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突出个性特点,人选刻画要“像”。看考察材料如见其人,描述精准形象。二是突出实事求是,人选描述要“准”。不能渲染夸张,不追求高大上,数据、事例不能有争议。三是突出鲜活生动,材料表述要“活”。做到表述鲜活而不夸张,少用争议性事例、无法印证的数据。
做到“五个避免”。一是避免材料顺序错乱。按照时间顺序,一个岗位一次说完,先现任职务后曾任职务,切忌颠三倒四。相同类似的内容要合并同类项,然后按一定逻辑顺序或习惯表达习惯进行布局。二是避免材料大而空。尽量不要写空洞口号,慎用数据、专业用语、省略用语,如果非用不可,务必写明白。工作措施、工作实绩要为观点服务,不求面面俱到。三是避免说满说全。文字表述要客观,避免夸大其词,表述性格特点、能力素质等时,避免出现“非常”“很”等相关字眼。四是避免普通问题放大化。问题定性要精准,例如性格比较急躁不属于不足,要一分为二看。五是避免前后自相矛盾。最常见的是优点和不足、党风廉政与民意情况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