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没有读书会,对了几页,有三个地方比较触动我,反思自己有时候还是行的不是真善,需要调整自己的起心动念,思考这件事是不是真的有助于他人。
1.有利于别人的,就是善;仅利于自己的,就是恶。(如果你是利于别人,那么骂人打人也是善,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那么礼敬别人,也未必是善)
2.绝不可以只依赖自己眼睛所见,耳朵所听作为判断的依据,而应从内心最隐秘细微的地方,默默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
3.行善不应该只看行为本身,还是要看这个善行否会有弊端,不应该只看当前,还要看长远,不要只看个人的得失,还要看对天下大众的影响。
孔子的学生子贡,赎了人不接受官府的奖赏,子路救了溺水的人接受了送的一头牛,世俗肯定认为子贡不要赏金的行为很高尚,而子路救了人接受酬谢有点庸俗,而孔子的看法却与世俗相反,因为那个年代穷人很多,如果赎了人不领赏金,孔子担心没有人再去愿意赎人,但是救了人能够去有报酬,那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救溺水的人。
所以一个行善的行为不能只看当前,还要看长远。
这是我在日记星球的第31篇日记
我是兰子,一个全职7年的二胎宝妈
我是一名金刚智慧践行者,正念冥想传播者,海报设计爱好者
我爱学习,爱分享,欢迎你关注我,我们一起成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