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五年级的小宏,正在自信满满的组装一个复杂的组合玩具。一个小时后,他变得越来越焦躁,最后把手上的玩具往地上一摔,生气地去看电视。
妈妈见状,充满讽刺的说:“你看,被我说中了吧!我就说你办不到的!你做事情既没有耐心又没有组织力,而且连说明书都不看,你怎么可能成功呢?”
其实,妈妈对于自己的教导方式和态度感到十分愧疚。她知道在那个当下,儿子需要的是协助、引导和鼓励,不是批评。他不但没有引导孩子解决问题,培养他克服逆境的能力,还影响了他将来面对挑战使得信心。
当被问到对孩子最大的期望是什么时,绝大多数的父母的答案是健康、快乐、成绩好、受欢迎。不过,一旦审视自己的教养目标时,他们也同时会发现:“孩子若想达成这些目标,就必须仰赖能够妥善处理日常各种挑战的内在力量。这种适应于志杰客服挑战的能力。就是所谓的“受挫力”。
心理学家们曾针对在生活中遭遇不同逆境孩子进行研究,结果证明:受挫力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强大到足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孩子即使一路跌跌撞撞,也都能克服重重障碍,顺利进入成年期;有些孩子却因为缺乏这种力量,沦为早年经历及环境挑战的受害者。受挫力,包含几种能力:
1. 有效处理紧张与压力的能力;
2.适应日常生活中各种挑战的能力;
3.从失望与创伤的情绪中复原的能力;
4.找到明确且切合实际目标的能力;
5.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尊重自己及他人,且与他人自在相处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