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二天!

今天阅读第二本书,书名是《如何阅读一本书》,豆瓣评分8.3。这是一本关于阅读的永不褪色的经典,它曾高踞全美畅销书排行榜榜首。

直至现在,这本书已被列入大学必读的书单。可见,一本好书的影响力,是经得住时间推敲的。

说起阅读,大多数人都喜欢从头到尾仔细阅读,这是一直以来的惯性思维。当合上书本后,你会发现能记住的内容寥寥无几,甚至连这本书的主旨都不清楚。

针对这些情况,这本书里有了明确的指导。那么,我们要如何阅读一本书呢?

01主动的阅读

任何一种阅读都是一种活动,主动参与阅读,才能收获更多。这就像是主动学习会比被动学习更加高效。

在进行主动阅读之前,需要明确读书的目的,想想你是为了什么目的来读这本书。

当你进入到主动阅读阶段以后,要开始思考这本书的内容,跟之前的认知有没有相关联。其次,用心去观察,保持灵敏可靠的记忆,在看不到的地方运用想象力,增进知识的理解。最后,训练有素的分析和省思能力。这就是阅读的艺术。

02在阅读的层次上循序渐进

想要增进阅读的技巧之前,一定要先了解阅读层次的不同。

一共有四种层次的阅读。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第一层次的阅读,称之为基础阅读。这一层次是要求我们要知道每个字句表述的意思。这个阶段通常在学生时代就已经完成了。

第二层次的阅读,称之为检视阅读。特点是强调时间,如15分钟内读完一本书。这一层次的阅读需要知道这本书的书名,作者,有序,目录,标题,索引等。需要清楚这一本书是讲什么内容的,是否对你有用。

第三层次,称为分析阅读。比起前面两种,是比较复杂一点。它要求我们要对这本书进行全盘的阅读,优质的阅读。在这一步里,需要对自己读的东西提出许多有系统的问题,其实就是咀嚼和消化的过程。

第四层是主题阅读,这是最高级的层次。也可以称为比较阅读。顾名思义,就是要读许多书,列出他们的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书都谈到的主题。这一步是比较复杂,也是最难的。

每一层次都不是独立存在,需要循序渐进的!

在4个层次的阅读阶段中,我们需要特别留意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的规则。这是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容易忽视的。

一、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

1、把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

2.用简短的一句话说出整本书的主要内容。

3.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纲要拟出来以后,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来。

4.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二、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

1.找出关键字。

2.找出重要主旨。

3.找出论点,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明白作者的主张。

4.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未解决,哪些是无法解决的。

当然,我们也不可能完全生搬硬套。但至少,在阅读的时候需要大致留意这些问题。

三、主题阅读也需要分两个阶段进行

1.观察研究范围,做好主题阅读的准备。可以从以下两步着手。

(1)针对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

(2)浏览这份书目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2.进入主题阅读之后需要做到:

(1)先用分析阅读浏览相关的书籍,找出与主题最相关的章节。

(2)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

(3)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

(4)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

(5)分析这些讨论。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

看到这里,我才发现原来主题阅读并没有那么容易,难怪被称为最高级的阅读方式。

当然,不同的书籍对应的阅读方式还是有点区别的。比如读实用的书籍和想象类的文学作品,需要注意的点是不同的。实用类的书籍往往要找作者的共识、主张和论述。而想象类的文学作品是不需要的。相反,想象类的书籍要快读,这样才能快速进入情节之中。

另外,书中还讲了好几种书籍对应的技巧,这里就不阐述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这本书。

最后,这本书还告诉我们,阅读的最终目标,是让我们的心智得到成长。

因此,我们除了阅读实用类的书籍之外,还需要多阅读其他类型的书籍,不断扩大自己的认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