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越来越感觉到拒绝这一行为在理论上与实践中所反映的力量了,它不但折射出拒绝者内在的笃定、自信与坚持,对于被拒绝者也是一种震慑,一种规则,一种边界的教育。因为它的内涵丰富而深刻,我迟迟不敢下笔,最终抵不过揭示本质的好奇心以及揭示后所带来的心里的痛快感。
心理学书籍《少有人走的路》中牧师比尔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他具有良知,善良,总是同情别人,无私奉献,他常常解释说“别人需要我的帮助”。所以从事牧师30年来受到很多人的尊重,但也因这个原因成为别的牧师的笑料。他在一次自作主张地拿资金帮助别人后,被主教赶走。后来独处,不愿意参加各种活动,变得抑郁而走进咨询室。心理治疗师认为,在他修习神学与担任牧师的许多年里,因为从来不用担心生计问题,从来不用考虑人生的重大抉择,而是唯上级的安排是从,所以他一直没有机会成长,天真地像个孩子。他对接触的每一个人都全盘肯定,对一切动植物和人类都怀着深深的关切,但也是因为这个让他变得无比脆弱,以致别人可以嘲笑他。心理咨询师让他感悟到生活中既没有完全地好人,也没有彻底的坏人。这样的感悟让他敢于把对同事对其他事情的不满表达出来,并拒绝一些人与事,让他体会到自己的力量。所以说有时拒绝体现的是一种力量。
我思考着拒绝行为体现自身力量的心理动因。我们常常由于人事的关系不好意思拒绝人,也不懂得拒绝别人的技巧,但结果又因为没有拒绝而自责。我们有时答应别人顺从别人是想维持表面友好的关系,担心因为拒绝破坏关系,这时候我们内心是脆弱的,她要在人际关系里找到安全,借助关系获得外在的力量感,这也恰恰反映了内心力量的缺乏。作为一个社会化的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需要且必要的,但违背意愿做出妥协,不懂拒绝,则是脆弱与不成熟的表现。
我同办公室的主任,一个漂亮说一不二的女人。新上任,制定方方面面的管理制度,其中一条是要求学生上课不能玩手机,否则没收,并请家长过来教育。所以我常常能看到下课后学生找到她,为了拿回手机,各种求情、保证,敢情平常老虎一样的学生那时也变成如小绵羊般。主任那是人中豪杰,毫不示弱,直接说“你们明知故犯,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你们要做的是按规定做事,而不是事后求情......” 学生回答“我们班主任都不会这样.....”主任不客气地说“我要连同你们班主任一起批评!你们班主任就是太心软了,我可不会像她那么心软,不用求情,没用的!写好保证书,而且不能随便应付,要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叫家长过来.....”于是打电话给家长,家长推脱说忙没办法过来,主任说“是学校教育重要还是家庭教育重要,你家长都不重视,那就没办法了!”那是一个快准狠,而且最让我佩服的是她不管拒绝学生还是家长时并不怎么着急生气,而是有理有据,一言中的,让你乖乖地无言以对。我想人的天性或弱点都是追求简单、快捷、舒适,如果主任强调几下就归还手机,可以避免后面很多事情,撂的一身轻松,事实上很多老师在这个问题上最后都不了了之的。我想主任之所以能够坚决地拒绝,是因为意识到不这样做的后果,那就是所有的运作都会瘫痪,制度形同虚设,用她的话说“后面就很被动了”。所以说拒绝行为反映的是她远离舒适,挑战困难,具有坚持精神的内心能量。虽然学生们最终悻悻地走了,但他们一定认识到规则的不可触犯,会懂得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带有侥幸心理,这不管对他们后面的学习生活还是以后走向工作都是有益的。
反观我们的亲子教育(包括我的亲子教育),有很多的问题是因为没有拒绝或不懂拒绝的艺术而导致孩子性格上的缺陷。我们特别是天然地与孩子心连心的妈妈太容易妥协,太没有原则或太感情做事,随便就答应孩子的一些要求,随便就给孩子做出承诺。当不能满足孩子,他们以哭闹的形式对抗时,我们又太容易心软让步了。所以孩子获得的观念就是我可以通过哭闹达到目的,这最终形成孩子人格的某方面扭曲。我想这里固然与母亲角色有关,女人大多都感性,缺乏坚持的理性。更重要的是我们对爱的深层次理解问题,我常想起高尔基说过的话,“爱孩子连母鸡都会的事情”,也就是说没有人是不爱孩子的,关键认清什么是爱,如何爱。我想适度的爱、正确的爱里一定要有拒绝在,它告诉孩子什么是不能做的,告诉你做事的边界。我想如果对爱的认知问题是导致我们不懂拒绝孩子的直接原因,那么导致我们不去拒绝的根源可能是我们更爱自己,我们成长过程中特别小时候充满着各种不被满足、不被理解、不被认可等等的创伤,这种创伤一直深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它会在我们处理亲子关系的时候自发地发生作用,不需要理性想不到理性。这个时候我们更多的是满足我们自己,满足一直以来想得到却没有满足的情感的饥渴。我们虽是大人,但心里却藏着一个小孩,即“内在的小孩”。所以说教育似乎是育人,其根源是要育己,最后我想用屈原的名句鼓励自己与大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