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钱,我们从孩童时候就或多或少对它有了模糊的认知,可以买糖果,换取玩具,反正是个好东西。今天我微信,支付宝钱包空空如也的时候,问老公要了一百元,我两口子平时都是各花各的,也不太干涉,不过我赚的没老公多,所以人情往来,日用开销以后,我就等不到工资日了,但是这种情况也是很少发生,毕竟成年人还是要学会理财。
老公问我一百元能不能撑到20号发工资,我说可以的,也不知从何时起,精打细算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攒钱也使我快乐。我在大学之前,也就是19岁以前的生活,都是比较贫穷的,因为那时候家里弟弟出生,爸妈没工作,一直在找工作,我高中在外地读书,每个月还要生活费,还要给学校交住宿费,弟弟也要奶粉,吃穿,父母真的很不容易,所以我那时候也不怎么吃零食。记得高中一元五毛钱的酸奶,我是每个学期末放假回家才买一小个喝点,每个月妈妈给我生活费200元,学期末我可以省100多,平时就吃点馍馍咸菜,住在学校也不外出,总之就是能不乱花就不乱花,因为想着妈妈还要给弟弟买用的,弟弟那时候也很少有玩具,妈妈总会给别人说我有多懂事的时候,就会掉眼泪。但是对于我来说,因为也没有太富裕过,觉得只要认真学习,家人都在,就挺好的,也没想太多。
后来上了大学,爸妈工作终于稳定了,妈妈也宽裕了很多,时不时会给我零花钱,可我除了买好吃的以外,也不会乱花,但也没有攒钱的概念,在同龄孩子用水乳敷面膜的时候,我也还是用的妈妈买的婴儿霜。再后来工作了,是在一个五星级酒店当收银员,一个月1680元的工资,这也足够让我欢天喜地了,我每个月都会拿出点钱出去走走,剩下的给爸妈买日用品,交话费,依旧也没有存钱的概念。但是走过的路,开过的眼界,也是一笔财富。
我真正的攒钱生活,是从认识我老公开始的,他也是一个小时候经历过艰苦生活的人,所以他比同龄人更加成熟,明白钱的重要性,在他的引导下,我也觉得应该需要攒钱了。因为他给我说,我两个应该买一套小公寓,用来投资出租,其实那时候我25岁,我觉得买房子对我来说,挺遥远的,虽然我也一直想买一个一室一厅的自己的小房子。不过有了梦想,就可以开始付诸实践了,我开始舍弃一些不必要的消费,买日常用品开始认真思考实用性,不需要的绝对不买,买衣服换季打折再去买,买菜去批发市场,一周一次。渐渐的我发现,家里不再堆积没用的物品,我也不用断舍离,可以有点余钱买网课充实自己,多吃点有营养的食物强壮体魄,终于把钱都花在了刀刃上。这是我初次体会到的攒钱省钱的快乐。
我们结婚时候,房子本来旧房子,就改造了一下,门窗自己刷,墙纸自己贴,家具有些半新的就请人重新包装了一下,前后加上买首饰啥的,花了两万元,人家都笑话我老公抢了一个媳妇。不过这其中的好处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因为结婚省了不少钱,我两也终于首付了一套小公寓,老公也对我很好,他觉得婚礼结婚的金首饰给我买的太少,直接就把小房子写到我名下,算是当初送我的聘礼。人和人相处,最难得的就是你的真心有人明白,这就很好。
我家的小孩儿出生后,我就没有给娃买过衣服,都是从我表姐那里蹭来的,玩具也是亲戚们这个买点,那个买点,我两主要是买奶粉,这样一来二去,也省了不少。也多亏当初攒了钱,我们生孩子以后才不至于经济太拮据,也在能力范围内请了育儿嫂,避免了家庭矛盾,我也不至于和社会脱节。总之,省钱节俭,并不是不吃不喝,也不是过苦行僧一样的日子,就是在你花钱时候,多点理性思考,少一点盲目攀比,比如在几千元的苹果手机和一千元内存128G的小米手机之间选择,我觉得对我来说,满足最基本的功用就行,所以一千元的手机最为理想。
成年人过日子,有时候面子也不是很重要,而当你需要钱拿不出来的那种感觉才最痛苦,所以我觉得,花钱精打细算很有必要,让每一分钱都发挥最大的用处。
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议观点,都可以留言我们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