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一首诗,你觉得我读懂了,我受到了某种感动,我产生某种联想,你就仿佛理解了它,其实不是。我非常坚定地相信一件事,如果你不理解这个诗背后的创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不可能真的理解他的诗。
再来,我刚才说的第一个论点是诗词给我们的安慰、感动或者艺术给我们的安慰和感动,是因为它实现了人和人跨越时空障碍的交流。但有的时候我们去理解诗背后的人是为了一种不能够产生共鸣的交流,是为了拓宽你自己认知的边界,其实认知和理解一些你的小世界里没有办法理解的感情。
我们前两天聊到宝鸡这个地方,然后你这个西北人非常震惊我还专门去宝鸡旅游过,因为像我们这样的艺术历史爱好者,我一想到宝鸡我就知道“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如果大家去宝鸡玩的话,下车你就可以直接坐车到一个叫大散关的景点,据说你爬到最高的山上,你就可以看见大散关,反正我爬上去了是什么也没有看见,但是这不妨碍我站在那里感受了当年的那种“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感觉。
如果AI来写这首诗,看上去他学习到的就是很多个名词堆叠在一起,“楼船夜雪瓜洲渡”,它可以把“瓜洲渡”替换写成“风铃渡”,还更好听一些,把“大散关”改写成“终南山”什么之类的,这些堆叠是毫无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