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自然发生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

去操场随便走走,银杏叶落满树的周围。银杏树和别的树之间似乎界限较为分明,只需要从落叶就可以判断。

昨晚回家路上,一位很小的小朋友从草丛里拾起一枚银杏叶,妈妈说:“看啊,这是一艘小船呀。”语气里满是惊喜。

叶落归根,是自然。孩子拾起,也是自然。妈妈的引导,也是自然。

不过,上周日亲眼所见,有的树叶落下,绝非自然。

我们都觉得银杏叶是美的,挂在树上是美的,落在地上也是美的。只有在清洁工眼里,也许是不美的。因为我亲眼看见,一位清洁工挥舞着大扫帚,将银杏树上的银杏叶打落,或者舞动树枝,摇落银杏叶,然后她将之扫起来放在垃圾袋里。

这是极为不自然的行为,有些拔苗助长的意味。

(二)

今天学习《分数与除法》。内容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带分数与假分数之间的互化。

这些内容,班里有一部分孩子早就知道,但还是有一部分孩子是不知道的。

我最不喜欢知道的孩子成为一种显摆。比如,我们要求将结果用分数表示出来,他却偏偏要用小数表示出来。比如,有孩子说某个知识点自己不懂时,会收到那些自以为懂了的孩子的不解声,有时候过分的会直接来一句——这么简单的都不会。每到这时,我都显得特别“义正辞严”:“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大胆地说出来,是最值得尊重的和提倡的。相反,那些嘲笑别人的人,我也并未见到他每次作业都全对啊。”这样一说,那些人才会默不作声。

大课间,我在找孩子改昨天计算卷的错。

梓豪跑来找我要今天上课用的学力单。我问他要学力单干什么?他说他想再研究研究。当时他的学力单放到办公室去了,就拿给他其他孩子的学力单,让他参考参考。

一会儿,他还回学力单,还拿来练习本,上面写了一道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题目,问我做对了没有。我告诉他对了。他又回到座位上继续研究。

又过一会儿,他又拿给我一道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题目,问我做对了没有。我说对了。他又找我要学力单,说是自己还想研究研究。

因为我在关注改错的孩子,也就没有问他要研究什么。一会儿,他又写给我两道题,问我对了没有。我看对了。他又让我给他出两道题,让他做一做。于是我给他出了四道带分数与假分数互化的题目,他很快做完拿给我看,我一看都对了。

他这才如释重负地说:“啊,我终于弄懂了。”其实,因为第三节课是体育课,好些孩子都已经去了操场,而教室里的他,因为觉得自己不懂,留下来要研究要弄懂才肯罢休。

对他来说,他这样的行为应该是自然行为——不懂就问,不懂就去弄懂。

然而,这样的“自然行为”实属“稀有”,因为有些孩子的学习,完全是推着他走,有的是推着都不走。比如让某些孩子改错,他只管趁老师不注意去抄人家的答案来忽悠我。这些孩子的学习就只是在满足一时的“天下太平”,至于我自己到底懂了没有,完全无所谓,这样的态度如何能学好呢?

也许,那些处于“敷衍”状态的孩子,需要老师和家长及时引导,让他的学习成为自然行为。

但我也不提倡那些拨苗助长的引导,过早地引导,会败坏孩子的胃口。


自然与不自然之间,界限可能真的没有那么分明。

让学习自然发生,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方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