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喜悦
内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最多,或者说变化最大的应该就是“沟通”了。
很不可思议,只是知道自己不太会表达,不太会沟通,却并不知道“沟通”直接关系着关系的品质,关系着事情是否顺利……
当自心开始安静下来,开始观察自己每每遇到事情的时候与家人的互动,当然是最亲近的人,甚至是平常自己感觉最难以沟通的人,更确切地说,内心对这些人有评判,有成见的人——当然,也是在后来发现自己内心的成见与评判影响着自己的沟通。
自小就特别喜欢那些能够好好说话的人,他们能把话表达的很清晰,而且让人感觉很舒服,喜欢听他们的话,好像他们的话有“魔力”一样,能得到很深的共振。
也听有人说话如“口吐莲花”,而这对自己来说简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甚至对自己的言语表达感觉到沮丧。
也因为自己不能好好表达,让关系中对面的人也感觉到不爽,甚至愤怒,抱怨。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些都是可以变化的。
当言语发生改变的时候,关系也开始发生变化,就是没有让别人觉得那么不舒服,自己也不会觉得那么不舒服,尽管还没有达到那种口吐莲花,但是知道了“言语”的厉害。
面对不同能量场的人,自己的“言语”会跟着变化,更确切地说,自己的能量也会跟着变化。比如强势的,弱势的,平和的,情绪化的……
当观察到这些变化,观察到跟随这样的能量变化说出的言语,以及那些言语所带来的结果的时候,知道了那个“开关”就在自己这里。
知道了什么样的能量状态下,自己是不适合说话的。不适合说话的时候,通常都是内在有很多情绪,有很多杂乱的声音,那些话语不是和谐的言语,不是能让别人舒服的言语,而是能搅动别人的话语。
所以,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当自己内在有一些声音一些能量驱动着自己要说话的时候,会让自己开始等待,等待那些能量的起伏变化,等待它过去。可能是几分钟,也可能是几个小时,几天时间。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那个能量会渐渐地散去,原本不能好好表达的事情,变得没有那么难以表达,仿佛其中的能量被抽掉了一样。大的事情,变成了小的事情,变成了自己可以接受的事情。
当自己可以接受这些事情的时候,就不会把责任都推卸给对方,尤其是带着期待,带着抱怨,带着不满地推卸给别人。
想让先生帮我办一件事情,当想到这个事情的时候,就想到了先生,而在那第一时间里,想到的都是他的谴责与批评,他对我的抱怨与不满——这些都是过往的信息。
所以,内心会很抵触,很忐忑,在想要不要让他帮我做这件事情。但很显然,那个当下,当自己内在还有忐忑,还有抵触的状态一定是不行的。
这件事情一直在自己内在消化着,或者说消化着自己内心的成见,消化着那过往的记忆。
自己又去了解一些信息,我需要在事情了解清楚的时候,在与他沟通的时候,问题就会相对简单一些,而不是把整个问题丢给他,那会让他非常烦躁。
从这些问题中,学会了了解,学会了尊重。了解彼此的个性,了解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彼此的反应模式,而自己可以做一些什么工作。同时,也看见自己在那个“艰难”的境遇里,自己的反应模式。
直接把问题推给对方,自己也搞不清楚,对方有情绪,自己也不接受,甚至还会给对方贴上不关心自己,不爱自己的标签,进行重复性的自我伤害。这里的确是有大问题的。
没有人喜欢混乱的问题,没有人喜欢被别人“逼迫”、“强迫”,被别人“要求”,即便是帮忙,也是在十分清楚的情况下,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模糊的边界感,加上惯性的价值理念,直接让关系崩盘,而自己却不知道原因。
当自己看见这些变化的时候,真的是无比的开心,几十年了,终于了解了人生中这无比珍贵的问题——了解自己,了解他人。这也是我们人情商的开发,德性的自我培养。
……
——#内在探索#回归自己#觉知力书写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