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我们研究孔子的全部思想时,发现他一直都很推崇大禹。“无间”就是没有办法可以挑剔,挑不出禹的缺点,“菲”是薄的意思,就是说禹自己的生活,非常清苦,自奉甚俭。“致孝乎鬼神”,是指那个时代,宗教气氛非常浓厚,而且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墨子更是“尚鬼”“尚天”。
古代的道家说禹的本事可大了,当时他画符念咒,役使鬼神,把黄河长江水利治好,把土地开发出来。这方面当然传说太过虚玄,太过神话了,不过我们不管传说如何说,有一点是可以形成共识的:中华民族奠定了农业社会的基础,发展成就了后来几千年以农立国的民族精神,是从禹开始的。
我们之所以推崇尧舜,是因为大禹的所作所为实在是无可挑剔,在尧舜时代,其政治到底好还是坏,我们暂不且不说。仅从地理环境看,那时还处在洪水时代,也没有多少人口,整个国家到处是洪水泛滥,只有一些高山露出点山峰。到了禹治水以后,农业基础奠定了,文化才开始成长。所以孔子对禹是“吾无间然矣,”没有一点办法可以挑他的毛病。可见孔子对他的推崇是多么伟大。他说禹自奉这样节俭,又非常崇敬鬼神。从孔子这句话,也可以看出禹王当时对于鬼神之事是非常重视的。
“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大禹在治水的时候,没有穿上礼服,完全和普通人一样,穿得破破烂烂,一年到头都在外面跑。但是他对政治的制度,国家的礼服,却制定的美仑美奂。换句话说,我们的祖先,由穴居巢处,发明了衣服以后,还没有规定什么格式,到了禹王才制定格式。
“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历史上记载,禹虽为皇帝,他住的宫殿,还只是一个茅草棚,所谓“茅茨土阶”,上面盖的没有瓦,只是一些草;前面的台阶,更不会是水泥,连石块也没有,只是用泥巴堆起来。“而尽力乎沟洫”,却尽心尽力办水利。
孔子对禹有这三个观点,所以说禹对于中国文化有这样大的贡献,实在无话可讲,没有一点可以批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