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我们一直在抓“新鲜”。教师节这天发生的故事,是“新鲜事”;任课教师的变化,属于“新鲜人”;新学期校园里的变化,是“新鲜物”。
“你能说说开学至今,你发现的新鲜吗?”我把“新鲜事、新鲜人、新鲜物”板书在黑板上,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发现的“新鲜”。
有的说,原本教我们数学的是小巫老师,现在换成了薛老师;有的说,第一节语文课,我们发现了三年级和二年级语文书的不同;有的说,三年级多了“信息”这门课……
这样一说,光是学校里的“新鲜”,就有不少呢!
布置作业时,我说,既然是教师节,那就写一件跟老师有关的事情吧——只要是跟老师有关的,不管是谁,不管什么时候的事,都可以。
说完,我马上意识到,刚才聊了半天的“新鲜”,可是布置的这个作业,跟新鲜有没太多关系呀?
我赶紧补上一句:“我要看看大家能不能把事情写清楚,能不能让我看到画面,要知道,生动而富有诗意的表达,就是最厉害的新鲜!”
今天批改作业,越改越开心。改了一节课才改完一半,放学铃声响,我在教室里继续改,差不多又改了四十分钟才全部改完。
真的是全班同学都写得非常好,很多美好的瞬间被他们稚嫩的文字记录下来。我觉得,这就是写作的意义吧。
…………………
我想起第一周我们学习了《落花生》这篇课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要做个有用的人,怎么做个有用的人呢,同学们并没有结合具体事例去说,而是在“做对别人有用的人,默默奉献”等这些字眼中不断重复,于是,我开始引导他们要结合我们自身,想想我们周围,班级里,我们如何去有用的人。
同学们打开了思路:
做好值日工作,随手捡起地上的纸。
早读大声读书,午写认真书写,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帮助其他同学讲题。
提醒同学规范自己的行为。
帮助老年人过马路。
等等,听到他们的回答,我感觉这节课上得有意义,有价值。我还把做一个有用的人,布置为小练笔,他们写在自己的本上。在课堂上进行了分享,并在简篇上做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