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上班不孤独,马尼拉菠菜不寂寞!

别人总说,来到马尼拉是孤独的,可是谁刚来的时候又是了解它的呢?如果有人问我,梅凯,你喜欢马尼拉吗?

其实我的答案是很矛盾的,有喜欢也有厌恶


马尼拉是一座谜一般的城市,它神秘、开放而多情。与它相处近一年时间,从恐惧、磨合、适应、熟悉再到陌生,就像与人相处,它有太多面,而身在城中的人,感受定是截然不同的,毕竟小小的人儿,能接触到的都是很局限的一面。而你本身的阶层,就已然注定了你所接触的内容范畴。

这里,穷人无处不在

书中描写的穷困潦倒、食不果腹的在这里似乎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尤其是在这熙熙攘攘的中国城。屋檐走道的下面,随处可能是一家人的处所。好一些的用木材毡布搭建起简易小棚;差一些的“嘟嘟车”白天拉活,晚上车布帘一拉,狭小的空间就成了一家人的床;再差的就直接席地而睡,随处找到的破箱子就是最舒服的床板,身上甚至连块遮盖的破布都没有。政府会随时拆除狭小过道上的贫民窟街区,可不到一两天的功夫,垃圾遍布的河边上又会搭起一大排新的街区。


过多的穷人,也让人看到了菲律宾一部分人奇特的生活方式。他们可以当街穿着衣服洗澡;他们养的公鸡像鹦鹉一般,一脚绑着绳子站立在街头随处撑起的枝条上;他们会买装在小袋里一顿饭的油和切好掺和在一起的蔬菜;他们会挣了点钱就辞工去享受挥霍干净……这样的穷人似乎无所事事却又心安理得,似乎这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无需他们过多的考虑与争取。


这里,教堂无处不在


似乎每过几个街区你就可以找到一处斑驳悠久的或富丽堂皇的新式教堂,这里几乎是一个全民信教的国度。天主教的大学在菲律宾无处不在,数以万计的留学生来到这里求学,不仅因为学校相对廉价的教学费用,更是因为教会学校给学生在生活、学习各方面提供资助与引导,这里很多学校本身都有自己的教堂。做礼拜似乎也成了很多菲律宾人保留至今的习惯。尤其是每周日的上午,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道门可罗雀,大街上的很多商铺都关门歇业,因为周日是信徒们做礼拜和全家团聚的日子。

特别的中国城自然会附加上一层有别样的色彩,来自中国的寺庙、宗教场所在这里也遍地开花。保留传统的华人们也会在自己一天忙碌之后请香、祭拜、饮茶,尤其是在特别的日子里


今天是农历初九,到了恒生关禅寺,赶上了一场盛大的祈福活动,前来的信徒们都身着红衣,在大殿中诵经祈福。宗教是一种让人向善、心安的信奉,自古以来也是国家维护稳定的一种方式。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浸染与影响,似乎宗教已经渐行渐远,很多人也说马尼拉的经济发展滞后,与全民信教有很大的关系。这样虔诚的信奉,也让人比较信命、认命,也比较容易有精神崇拜。


这里,节气与英雄无处不在

菲律宾是个节庆日及其繁多的国家,似乎人们特别热衷于在节日里走上街头,游个行,聚个会。当然这里的很多节庆是与宗教有关的,琳琅满目的节日让人根本无暇去顾及节庆的意义。


奇怪的是,很多节日是区域性的,甚至在大马尼拉的不同地区,会有很多不同的英雄日、城市日、教师节等。对于英雄的崇拜似乎也是如此,各类英雄的雕塑遍布在马尼拉的大街小巷,可真要说个所以然来,对很大部分人来说却也是件费劲的事情。或许只是他们无端地爱着各种节日与欢庆的场所罢了。或许由于这样的慢生活节奏与享受特性。


这里,购物商场遍地都是

一直觉得很茫然,这样贫富差距极度严重的马尼拉,怎么孕育与经营这么一大批亚洲顶尖的购物商城。看过一篇报道,亚洲排名前十的购物商城中,马尼拉竟然占了三席。偌大的马尼拉,喜欢建起一座座独立的封闭小城,单单是大马尼拉地区,就由十几个小城市组成。建在马尼拉湾旁的亚洲商城(Mall of Asia)是马尼拉比较有标志性的商城,这座号称亚洲曾经最大的购物商城,每天的顾客络绎不绝,尤其是傍晚时分,商城旁边的马尼拉湾更是接踵摩肩,好不热闹。

高档的日落帆船酒店,浪漫的“马尼拉之眼”摩天轮,琳琅满目的各式菜系,名声在外的马尼拉落日……满足着每个人不同的需求与享受。

此刻,不断扩延的马尼拉新城区,Makati和Globe建起了一座座更高标准的购物商城与步行街,在那里,除了现代与繁华,似乎贫穷脏乱与这座城市毫无关系。当然,在曾经辉煌繁盛的中国城,在马尼拉遍布城市的边角地带,也有很多比价廉价的购物商城,而他们大多也是有中国商人开设的以数字命名的批发市场。例如999,168, 6688之类的。他们满足了更多菲律宾的贫民阶层。或许正是因为这座城市的历史纠缠与此刻的贫富差距,让这座谜一般的城市更加多元。它有大量西班牙殖民时期留下的古老街区与教堂,也有栉比鳞次的高楼广厦;它有肮脏腐臭的河道与贫民窟,也有风景如画留恋往返的碧海蓝天;它有让人无奈的穷困潦倒与食不果腹,也有让人高不可及的奢华与梦想……

马尼拉,这座谜一般的城市,其实不过是这个世界上千千万万城市中的一个典型缩影。身在城里的人们,冷暖自知。谜,或许只是对外人而言,身处其间,你也不过成了谜的一部分。

我是梅凯,这些足够我 喜欢生活在这里的原因,天气四季夏天,热带水果也是在国内尝试不到的,没有冷热交替的变化,感受不了冬天的残酷无情。下篇为大家讲解我在这的厌恶。

      扫描关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28,646评论 6 53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8,595评论 3 41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6,560评论 0 37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3,035评论 1 31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1,814评论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24评论 1 32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3,301评论 3 44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2,444评论 0 28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8,988评论 1 33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40,804评论 3 35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2,998评论 1 37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8,544评论 5 36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4,237评论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4,665评论 0 26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927评论 1 28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1,706评论 3 39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7,993评论 2 37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的心态要像上下表皮 坚韧稳固毫无缝隙 栅栏组织构建思维体系 严谨细腻排列紧密 海绵组织恰如学习能力 全面吸收提炼...
    阿禾佰草阅读 89评论 0 0
  • 2017-07-16 每个寒暑假都计划带女儿选择一个地方旅行,相信每一个途中的见闻都会在她成长的...
    蜘蛛常乐阅读 526评论 1 0
  • 鸳鸯谱 ——读警世恒言讲历史故事 作者:王珊 话说大宋景佑年间,太湖中间有东西两座山。两山之间四面皆水,车马不通,...
    珊珊得久阅读 635评论 0 4
  • 早課抄了當代詩人韩东的詩歌《温柔的部分》。一直喜歡讀六零後詩人的詩作,有一種年龄心理上的親近感,特别是韩东,我總覺...
    东丰林波阅读 173评论 0 3
  • 到底是老了,一提就是三十年前的事。 且说三十年前,我和一位老师在同一所乡中任教;我家离学校八里地,他家在半道,约五...
    雪琴吟阅读 664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