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报了一门课是关于如何记账的吗,里面有一句口号是:记账小习惯,资产涨千万。
每天记录一下,算是做一个学习回顾吧。
首先,说说我对于记账的理解,我认为那就是财务人员的事。自己曾经也学过一个阶段的财务知识,但当时真的搞不懂借与贷,搞不懂为什么要用到平衡记账法。
听课之后的思考
现在有14亿人口,不算小孩和一些没有行为能力的人,最少也有10亿人吧。经过搜索各类记账APP的用户数,大概有2亿人在记账,换算一下20%,按照二八原则来说,这记账的20%记账的人,恰好符合,那是不是说明这20%掌握了80%的财富呢?很有可能,甚至大概率就是如此。
这些人实际就是在做“正确的事”,而我们很多时候倡导:人一定要做正确的事,而不能仅仅满足于正确的做事。前者有选择,后者在做事。
想起“少有人走的路”,这些人显然在走这样的路。真是,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啊!
我的启发
讲课的老师告诉我,他之前已经做到了国企的高管,但一记账发现,自己的财富自由度居然是-70%。表现就是一年挣得不少,但没有存下多少钱。
有人身价上千万,但传出一些负面新闻的时候,会发现他的负债比资产要高,比如说他身价5000万,但负债却有一个亿,净资产是负5000万,这样的人只能被称为“负翁”。
搞清楚资产和负债,做一张个人的资产负债表,看看到底自己的身价几何?
那一个人的财富自由度怎么会负呢?看看我学到的公式。
财务自由度 = (最近一年内的净被动收入 / 最近一年内的生活总支出)* 100%
如此说来我的财务自由度是0,因为没有被动收入,更不要说净被动收入了。
通过第一课知道了一件事:身价=净资产。我有多少净资产?
资产记录可以分为表内和表外两类,如何区分表外资产:
满足以下三条中的两条就算表外资产
1、没有收益性
2、没有流动性
3、没有安全性
常见表外资产:自己开的汽车、珠宝首饰、奢侈品、收藏品、坏账。
我在想,我住的房子,没有收益,自己也不打算卖出,可以算作表外资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