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个中医养生群当志愿者,只要我一现身,各种问题就扑面而来,有时候真的是觉得很无奈。
无奈的原因是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帮他们一一解答,也没办法替他承担生病带来的煎熬。
我想呼吁的是每个人都学一学中医基础知识,掌握一些简单的中医外治法。求医不如求己嘛,第一生病了自己难受。第二求医所花费的时间、金钱都少不了。如果一个家庭里有一个懂点中医基本知识的人,一方面可以在生活起居方面来规避生病的原因;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处理一些小问题,不致于酿成大的毛病。
今天就聊一聊导致我们人生病最常见的三大原因:
一、自然环境的外邪
二、饮食
三、情绪
我们人活在天地间,肯定会受到自然界变化的影响。就拿现在来说,已经立春,虽然还是冷,但这种冷跟冬天的冷又不太一样。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这句话要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经过一冬天的蓄积,春天一生发,人的精神面貌也会焕然一新。另一方面一些潜在的旧毛病也容易在这个季节复发。这个就是节气使然。
春天多风,对应人的脏腑是肝胆。春天多风,所以我们要春捂,像肩颈、腰部、脚踝都要做好防护工作。春天多风,同气相求,人们体内的风气也容易起来,有一些肝风内动的,可能就会出现眩晕、头痛症状,有的会出现血压升高,有一些人可能会出现脾气急躁容易上火的现象等。这些都是这个季节的特征,我们了解到这些特征就会去做相应的防范。
这些都是当季的自然特征,是平平常常的自然现象。有些人会因此而生病,而有些人却安然无恙,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素质是不一样的。当我们懂得基本的中医知识,我们就会懂得主动去规避,在生活起居饮食方面正确应对。
第二点饮食
很多人都会这样问:“老师,你看我这个情况吃点什么好?”我们往往想到吃点什么来调理自己的身体,却没有想过有哪些是我们平时不该吃的。
还拿春天说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即在春天应适当多吃些甜味食品,甘能健脾,少吃酸味食品。如果我们懂点中医的基本常识,那是不是在饮食方面我们又能为自己的健康多一道保障?
第三点情绪
现代人工作、学习、家庭各方面的压力都挺大的,自然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疏导情绪,累积时间长了就容易导致气机郁滞,有的表现为抑郁,有的表现在身体上就是各种结节甚至肿瘤等。如果我们懂点基本中医知识,面对情绪我们会去觉知,及时梳理。这样就能保持情绪平和,身体无恙。
说了那么多,其实无非就是希望大家能改变观念,不要想着把自己的身体健康交给别人来管理,自己的健康自己作主。也希望大家能通过学习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遵循天时,自在生活。面对身体已出现的问能通过学习掌握一些可以自己操作的调理方法,坚持下去,让自己的身体回归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求医不如求己,你的健康你自己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