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时力学习日志】
本训练营:22.06新精时力系统
今日主题:2-1 精时力的核心:匹配
学习日期:2022年6月13日
1、[收获]我学(客观)+我思(主观)+正反栗子+我行:
1.1精彩团建
1.1.1[我记]谢谢崔律上墙大家团建的收获和照片,也谢谢王勇军伙伴分享的关于点赞官团建的感触和收获。
1.1.2[我思]团建是我们学习精时力的特色之一,每到周末团建的氛围都很浓,一个人学习就像闭门造车,但是一群人一起学习就会被好学的氛围感染,不断超越自己,同时也可以为同行的小伙伴们赋能,团建是精时力能量流动的一个纽带。
1.1.3[正栗子]上个营和这个营的团建我都是全程参与的,没有错过每一场团建,和队里的小伙伴们交流碰撞的感觉很好,有些伙伴解答了我的疑问,有些伙伴拓宽了我的思路,有些伙伴就像一面镜子让我有机会检视自己,喜欢团建,喜欢和大家一起成长的感觉。
1.1.4[反栗子]在成为VIP之前还跟过其他社团的课,有些课只有音频,参与感很弱,听过了就只是听过了,有疑问也没有办法获得解答和反馈,学习效果有限。
1.1.5[行动]①继续全程参与队伍内的每一场团建,保持和大家的交流;②给自己加餐,走出队伍参加群里的大团建或者崔律的加餐课。
1.2精时力轻松又高效的核心——匹配
1.2.1[我记]
栗子1:回想你平时是怎么安排任务的?“我现在有60分钟,A任务也需要60分钟,那么,就做A任务吧!”
栗子2:晚上读书效率低,为什么?晚上精力低,而读书需要高精力。
栗子3:下午4点,崔律有60分钟,却不安排写作。
总结:①任务也是二维的,任务需要精力和时长,因此可以把任务分为四个象限,分别是时间长精力高的任务、时间短精力高的任务、时间长精力低的任务、时间短精力低的任务。(也可以分为高中低3级)②精时力做的好不好主要看能不能把自己和任务在时长和精力上匹配起来,避免杀鸡用牛刀或者费力但效率不高的情况。③精时力二班人的习惯:看时间+看精力。熟知自己现有的时长和精力,熟知任务的时长和精力,然后完美匹配!
1.2.2[我思]
1.2.3[正栗子]上周末上午安排了4个小时完成了一篇1万字+的报告,如果是安排在下午估计一下午也写不完。这就是把自己的精力时间和任务所需的精力和时间完美匹配的例子。
1.2.4[反栗子]昨晚上找2-4拆页,看完手册之后虽然知道规则了,但是看了几本书还是不知道到底选哪一个拆页。找拆页是一个需要高精力的任务,把它匹配在晚上精力值比较低的时候效率就会比较低。
1.2.5[行动]记录日常处理的任务需要的精力值程度,然后通过有意识地感知自己的精力值来提高自己分辨自身精力值状态的能力,最后将两者进行匹配。
2、[行动]今日作业及发现:
时间长精力高的任务:写专项报告;
时间短精力高的任务:写拆书逐字稿;写日志;和客户沟通、参加会议;
时间长精力低的任务:
时间短精力低的任务:耍手机、吃饭、和朋友聊天、看剧等
3、[问答]疑问+自答:
[自问]:怎么知道一件任务需要的精力值高还是低呢?
[自答]:生活中大多数的任务是重复的,如果有意识的进行识别和总结那很快就会知道哪些任务需要较高的精力值了,也就可以更加轻松地匹配了。之前不知道并非是识别很难,而是因为做了那么多的任务自己都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做的,没有去有意识地进行辨别和思考。
4、[其他]团建收获:上周的日志里面已经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