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主角是一个被同学们戏称为闯祸“小达”的小男孩。小达活泼好动,但总爱在排队时故意挤别人,甚至偶尔还会吐口水,这些行为让他成了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
一天下午,学校组织了一场大型的公开课教学活动,所有班级都需要按照顺序排队前往活动场地。小达所在的班级也不例外,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站好,等待着老师的指令。然而,小达却耐不住性子,开始在队伍中左窜右跳,时不时还故意往旁边同学身上挤。“小达,你站好,别挤我!”一个同学不满地抱怨道。但小达却像没听见一样,继续他的“恶作剧”。就在这时,他突然心生一计,朝着旁边一个同学的方向轻轻吐了一口口水,虽然距离不远,但那个同学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脸上瞬间露出了愤怒和厌恶的表情。这一幕恰好被路过的我看在眼里。我慢慢停下脚步,严肃地看着小达说:“小达,你这是在干什么?排队是讲秩序、讲文明的,你怎么能这样做呢?”小达被我这突如其来的质问吓了一跳,一时间不知所措,只能低着头,默不作声。随后,我将小达带到了办公室,进行了一番深刻的谈话。我语重心长地告诉他,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应该学会尊重他人,遵守公共秩序。排队不仅仅是为了方便管理,更是一种社会文明的体现。小达听着我的话,心里渐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
从那天起,小达开始努力改变自己。他不再在排队时故意挤别人,也不再随意吐口水。每当想要做出这些不文明行为时,他都会想起老师的话,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守规矩、讲文明的好孩子。但有的时候,可能还是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容易引起同学们的不满。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也发现了小达的变化。他们开始试着重新接纳小达,和他一起玩耍、学习。小达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和满足,他明白,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自己内心的觉醒和对规则的尊重。如今的小达,已经不再是每天让人头疼的“闯祸小达”了,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每个人都有改正错误、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可能。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是那次深刻的教训和内心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