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280
基础型、实践性、选择性和综合性。
1.2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280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与全面发展。
2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喜爱。
3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优良品格。
4注重学生运动专长的培养,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5建立多元学习评价体系,激励学生更好学习和发展
简述在学校层面实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22下37) 284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普通高中课程中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课程标准进一步提出了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及其主要表现。教师要依据本课程标准、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始终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将其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并结合所教运动项目的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和课程资源等,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科学地设置学习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改革和创新教学组织形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1简述学科核心素养。281
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
2.2简述高中体育育健康标准中体育品德的内涵(23下-37)
体育品德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对维护社会规范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积极作用。
体育品德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三个方面:体育精神包括自尊自信、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等;体育道德包括遵守规则、诚信自律、公平正义等;体育品格包括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正确的胜负观等。
2.3课程目标。283
总目标: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学会体育与锻炼,喜爱悦动,树立健康观念等。
分目标:
运动能力:重点是发展体能、运用技能和提高运动认知。
健康行为:重点是锻炼习惯、情绪调控和适应能力。
体育品德:重点是积极进取、遵守规则和社会责任感。
3.1简述在高中开展体育选项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285-22下38
学校应根据实际条件和情况,选择和创造出适合本校的选项教学组织形式,开展与实施选项教学。常见的选项教学组织形式有四种:年级内选项教学组织形式、班内选项教学组织形式、年级内与班内选项相结合教学组织形式、打破年级界限的选项教学组织形式。
3.2简述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体能模块教学评价的目的。286-22上38
体能模块评价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适宜的体能练习方法,利用所学的知识对自己的体能状况和身体形态进行评估,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订适合自己的课外体能锻炼计划并予以实施,增强体能,保持良好体形,并在这一过程中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和克服困难、勇于进取等体育品德。
3.3简述运动技能系列模块的评价目的与评价方式。(24-38,粉笔有,p286)
评价目的: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对于运动技能掌握和运用程度的评价可以针对个人,也可以针对团队,关注学习过程中整个团队的表现。
评价方式:运动技能系列模块的评定内容主要依据所学模块的学业要求,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的重点不是学生对某一运动项目单个动作技术的掌握,而是灵活、有效运用动作技术的能力。
[if !supportLists]第二章 [endif]体育教学设计
2.1体育教师应如何有效实施单元教学计划?294(18下-38)
(1)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明确单元的性质。
(2)根据单元的性质,调整单元规模(确定教学时数)。
(3)根据某个单元教学设计原理,或者参照某个体育教学模式,设计出该单元教学过程,其具体的工作就是定出每次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4)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补充到各节课中。
(5)确定某项教材的考核方法与评价方法。
3.1简述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24-37,p297)
(1)整体性。
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学生实际体现等方面进行体育教学目标的整体性设计,使体育教学的各类目标彼此相连,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实现在学习中运动和在运动中学习的有机统一。体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提高体能,而且要有效地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品质。
(2)连续性。
体育教学目标是通过年级目标、模块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的完成而实现的。不同年级、同一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单元、不同课时的教学目标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相互联系与影响。因此,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无论是年级、单元,还是课时之间,都应注意相互之间的连续性。
(3)层次性。
无论是体育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还是体能目标,本身都有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各方面目标都有从低到高的层次。
5.1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300
简述体育实践类课程的特点。19下37
1)身体直接参与。通过身体练习,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运动技能,提升能力,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2)体力与智力活动相结合。不仅能发展学生的体能,而且也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
3)身体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学生身体承受着一定的运动负荷,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加,身体的疲劳也随之产生。
6.1简述研究体育教学模式的意义。18上37
(1)有利于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教学模式研究是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材编排以及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的问题,是承上启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略的问题,因此,有关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对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至关重要。
(2)有利于简化教学问题
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简化复杂的体育教学过程,将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因素突出出来,便于我们对体育教学过程进行概括的观察、总结和模仿。
(3)有利于体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体育教学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了桥梁,使抽象的理论变成了可操作的行为,便于人们理解和应用。
(4)有利于活跃第一线体育教师的研究
第一线体育教师面临的日常工作就是体育教学的设计,而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质就是体育教学过程的设计。
8.1体育与健康课的实践课有哪些类型。307
新授课、复习课、综合科、考核课
[if !supportLists]第三章 [endif]体育教学实施
1.1学校体育教学的一般规律有哪些?(23下-39-1)(p318 )
①社会制约性规律。
②认识规律。
③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④教与学辩证统一的规律。
⑤教育、教养与发展相统一的规律。
⑥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相统一的规律。
⑦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基本要素合力的规律。
⑧体育教学过程的控制与反馈规律。
1.2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319
[if !supportLists]1)[endif]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原则
[if !supportLists]2)[endif]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
[if !supportLists]3)[endif]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
[if !supportLists]4)[endif]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
[if !supportLists]5)[endif]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集体教育原则
[if !supportLists]6)[endif]因材施教原则
[if !supportLists]7)[endif]直观性原则
[if !supportLists]8)[endif]安全运动与安全教育原则
3.1体育课的密度如何安排和调控325
①认真备课,周密安排体育课堂教学设计;②改进和提高组织水平;③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技巧;④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
4.1体育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23上-37,22上-37,21下-37)328
(1)根据体育课的目的与任务来选择教学方法;
(2)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方法;
(4)根据教师本身的条件和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
(5)根据各种体育教学方法的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来选用教学方法;
(6)根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选用教学方法。
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以下几点(书上):
(1)体育课的目的与任务。
(2)教材内容的特点。
(3)学生的实际情况
(4)教师本身的条件和特点。
(5)各种体育教学方法的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6)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4.2运用完整练习法时,为了减少学生学习的困难,便于学生掌握动作,可采用以下做法。332
①利用示范和演示来帮助学生建立动作表象;②抓住教学重点进行突破;③通过帮助与辅助降低难度;④有意识地降低对动作质量的要求;⑤开发多样的辅助性练习和诱导性练习。
[if !supportLists]第四章 [endif]体育教学评价
如何评价体育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18上38
评价体育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即教师教学评价;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即考试与测验。
(1)评价手段包括:教学目标的回顾、教学过程的回顾、听取学生意见、听取评课专家意见、微格教学等。
(2)评价方法包括:自省、教学评语、教学日记、案例分析等
简述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学评价的特点。17下38
(1)体育学习效果受先天差异影响较大;
(2)体育学习评价视角的多样性;
(3)体育教学评价的即时性;
(4)客观因素对体育教学评价结果的影响
1.1简述体育教学评价的目的。339
选拔,选拔学生。甄别,评定成绩。诊断,诊断学习问题。发展,激励学生。
1.2简述体育教学评价的结构和内容。339
1.为什么评——体育教学评价的目的:选拔甄别诊断发展。
2.谁来评——体育教学评价的主体:学生和教师。
3.评什么——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4.怎么评——体育教学评价的技术和手段(方法)
2在体育教学中应从哪些行为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合作精神? 343.20-38
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对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情况的综合评价,强调在评价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的同时,重视对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评价,以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真正体现评价的公平性和教育功能。
在体育教学中应从以下行为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合作精神:①能否理解和尊重他人,并在体育与健康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努力承担在小组学习中的责任,如为小组的取胜全力以赴:(2)能否遵守规则、尊重裁判:(3)能否在学校和社区体育与健康活动中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表现出负责任的社会行为等。
2.1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343
简述《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16下38
(1)体能的评价: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结合学生的基础、身体发育情况及进步幅度进行评价。
(2)知识与技能的评价:根据不同学习水平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及运用能力。
(3)态度与参与:包括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堂上的出勤与表现、学习方式、学习兴趣、健康行为表现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等。
(4)情意与合作:情意表现包括能否战胜胆怯、自卑,充满自信地进行体育与健康活动能否敢于和善于克服各种困难与障碍,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坚持不懈地进行体育与健康活动;能否善于运用体育活动等手段来调控自己的情绪等。合作精神则主要包括能否理解和尊重他人,并在体育与健康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努力承担在小组学习中的责任,如为小组的取胜全力以赴;能否遵守规则、尊重裁判;能否在学校和社区体育与健康活动中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表现出负责任的社会行为等。
2.2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方法的分类。21上38
(1)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对一些可以量化的因素作出定量评价之后,再对不能量化的因素作出定性评价,对某些因素适时量化后得到的结果作出定性分析。
定量评价:采用数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对评价对象从“量”的角度做出价值判断。例如,通过测量与统计,对评价对象的特性用数值进行描述和判断。
定量评价比较适用于对可测特征精确而客观的描述;从样本推断总体,对群体的状态进行综述、评比和选拔。
定性评价不是采用数学的方法,而是根据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平时的表现、现实和状态或文献资料的观察和分析,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如写出评语。定性评价是利用知识、经验和判断进行评审和比较的方法,强调观察、分析、归
纳与描述。
定性分析比较适用于对评价对象内隐的观念、意识、优缺点的详细描述;对典型个案的深入研究;对文献档案信息的汇总和归纳;对发展过程的原因探讨。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加强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或前置评价,一般是在某项活动开始之前,为使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通过诊断性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学习的准备情况,也可以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做到因材施教。诊断性评价的方法有查阅资料、言语交流等。
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评价。它能及时反馈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因此,对学生体育学习的形成性评价,重点应放在学习过程上。形成性评价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二是明确教学中的问题,及时改进。形成性评价的方法有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
终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例如,学期结束或学年结束时各门学科的考核、考试,目的是验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终结性评价注重的是教与学的结果,借此对被评价者所取得的成绩做出全面鉴定。
(3)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注重个体内差异评价。
绝对性评价是指用目标参考性测试,通常是依据教学目标或课程标准来测量学生学习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要求。
相对性评价是指用常模参照性测试对学生学习成绩作出评定,以判断每一个评价对象的相对等级。相对评价适用于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或比较不同群体学习成绩的优劣,便于学生在相互比较中判断自己的位置,激发竞争意识。但它的缺点是基准会随着群体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而易使评价标准偏离教学目标,未必能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所以在为改进教学方案提供依据方面有局限性。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以评价对象自身某一时期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判断其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评价对象只与自身状况相比较,包括自身现在成绩同过去成绩的比较,以及自身不同侧面的比较
2.3简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相对评价的优势和不足(23下-38,p346)
相对评价是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个体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以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
(1)优点。相对评价适用于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或比较不同群体学习成绩的优劣,便于学生在相互比较中判断自己的位置,激发竞争意识。
(2)缺点。相对评价的基准会随着群体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而易使评价标准偏离教学目标,未必能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所以在为改进教学方案提供依据方面有局限性。
2.4何谓体育课的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举例说明。(19上-38)
(1)定性评价是对评价做“质”的分析,是运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等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评价所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思维加工。分析的结果是一种描述性材料,数量化水平较低甚至没有数量化。一般情况下,定性评价不仅用于对结果的评价分析,更注重对过程和相互关系的动态分析,以及评价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
(2)定量评价是从“量”的角度运用统计分析、多元分析等数学方法,从复杂纷乱的评价数据中总结出教学存在的问题。由于教学涉及人的因素、变量及其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因此为了揭示数据的特征和规律性,定量评价的方向、范围必须由定性评价来规定。
(3)对体能、知识与技能指标应主要采用定量评价的方法(如等级制评价、分数评价等),对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指标应主要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如评语式评价等)。对水平一的学生应主要采用评语式评价;对水平二和水平三的学生可以采用评语和等级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水平四的学生应以等级制评价为主,结合评语式评价进行综合评价。
2.5简述体育教学中的诊断性评价及其作用。16上38
诊断性评价:指在活动开始之前,为使其计划更加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此类评价有两种状态,一是症状诊断,二是原因诊断。前者要求着重找出存在的问题;后者要求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做出分析,并对发展变化的可能性进行预测,以便“对症下药”,采取可行措施,使新计划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有效的实施。
作用:弄清学生的学习基础,以便为实现新的教学目标做好准备。通过诊断性评价,判断学生是否达到原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如果确认达到了,就贯彻实施新的教学计划;如果确认没有达到或没有完全达到,就设法弥补学生的学力不足,尽快改进原有教学计划的不足。
3.1简述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内容。350(23上-38,19下38)
(1)对体育教师教学理解能力的评价:体育教师的教学理解能力主要是指体育教师对专业基础知识、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的认识与理解。
(2)对体育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评价: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体育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的掌握以及实际运用的情况;掌握从事体育与健康教学必需的基本技能的情况;创造性教学的能力。
(3)对体育教师教学组织管理能力的评价:体育教师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是对整个体育教学的掌控能力,主要体现在善于疏导学生,掌握学生的心理、情感特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等方面。首先,应评价体育教师的自我管理能力。其次,应评价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组织和管理能力。
3.2简述体育教师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p394(21下-38)
(一)以改善体育教学为目的
新型教师教学评价以改善体育教学为目的,以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标。随着评价理念的不断发展,教师的教学评价最终应着眼于帮助教师通过加强自身的专业发展来使教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专业思考为基础
指向于发展的教学评价,不仅要促进被评价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应重视为评价者提供一个重要的专业学习机会。体育教师教学评价需要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具有专业的态度、知识和技能。
(三)以协商参与为原则
体育教学评价在本质上属于心理建构过程。评价的参与者之间需要互动,不仅需要自己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做出尽可能全面和准确的判断,更重要的是组织各评价主体进行协商,协调各方的观点,从而整合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评价结果,并从中得到教育和发展。
3.3如何评价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17上38
教学实践能力主要包括:
(1)对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的理解能力;
(2)学习、掌握与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体育理论、健康理论的能力;
(3)设计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能力;
(5)恰当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6)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以及利用和开发体育与健康资源的能力等
[if !supportLists]第二部分 [endif]体育专业技能知识
指出王同学动作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正面扣球技术的动作要领。(24-40-2)
分析李老师教学安排中的优缺点,并说明理由(-1)
(1)优点:①一开始讲述了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兴致很高;②接着他带领学生回顾了女排的艰辛训练历程,引导学生树立吃苦耐劳的品质意识;③给予王同学发言展示的机会,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④在王同学展示完后给予学生点评机会,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
缺点:①时间分配不合理,故事讲解时间太长,15分钟都在讲故事,一节课还剩30分钟,学生学练效果会降低;②没有做充分的准备活动;③学生观察后,李老师没有进一步提问和引导,应该让学生说说他们知道的扣球方式等。
(2)王同学动作存在的问题如下:
①准备姿势不正确。②没有助跑和起跳。③击球手型不正确,击球时没有充分伸直手臂,屈肘击球,用不上挥臂甩腕的力量。
正面扣球的动作要领如下(以右手扣球为例):
①准备姿势:扣球助跑前采用稍蹲姿势,两臂自然下垂,站在离网3米左右处,身体转向来球方向,观察来球,做好向各个方向助跑起跳的准备。
②助跑:助跑开始时,左脚先向前迈出一步,紧接着右脚再快速跨出一大步,左脚及时并上,踏在右脚之前,两脚尖稍向右转,两臂绕体侧向上引摆。
③起跳:在助跑跨出最后一步(即第二步),左脚并上踏地制动的同时,两臂自后积极向前摆动,随着双腿蹬地向上起跳,两臂配合起跳,用力向上摆动。
④空中击球:起跳后,挺胸展腹,上体稍向右转,右臂向后上方抬起,身体成反弓。挥臂时,以迅速转体、收腹动作发力,依次带动肩、肘、腕各部位关节向前上方成鞭甩动作挥动。击球时,五指微张,以掌心为主,全掌触球,在手臂伸直的最高点的前上方击球的后中部,同时主动用力屈腕屈指向前推压,使扣出的球呈上旋状。
⑤落地:落地时,以两脚前脚掌先着地再迅速过渡到全脚掌着地,同时顺势屈膝、收腹,以缓冲下落的力量,立即做好下一个动作的准备。
(1)分析裁判员的判断是否合理?(6分)23上-40
(2)如果你是教练员,将如何降低球员在比赛中的攻击性行为。(9分)
40.正确答案是:
(1)裁判员的判罚合理,足球规则规定罚令出场的犯规(红牌)包括:严重犯规、暴力行为、违法体育道德的行为、故意手球犯规、破坏对方的破门得分机会、使用攻击性的侮辱性的或辱骂性语言或动作、在同一场比赛中得到第二次黄牌警告。案例中球员 A 在猛烈撞击乙队队员 B 的同时,还故意用上臂推挤球员 B 头部,并造成球员 B 倒地受伤。球员 A 在比赛中队员故意使用过分的力量,野蛮的行为与球员 B 争抢球属于严重犯规行为,故应出示红牌将球员 A 判罚出场。
(2)体育部门的领导、教练员和运动员应一起建立一套非攻击性行为的章程,并通过大众媒体,将这个章程广为宣传。
社会必须为年轻的运动员提供非攻击性的角色榜样,消除那些在比赛场上可能激起敌意性攻击的外部刺激。
教练员要教会运动员控制攻击性行为的策略,同时让他们学会尊重对手,消除在比赛中对对手的敌对感。
对于运动员攻击性行为一定要予以惩罚,对于具有自我控制能力、能够克服攻击性行为冲动的运动员要给予表扬与鼓励。
(1)罚令出场的犯规(红牌)有:①严重犯规;②暴力行为;③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④故意手球犯规(守门员在本方罚球区内除外);⑤破坏对方的破门得分机会;⑥使用攻击性的、侮性的或辱骂性的语言及动作⑦在同一场比赛中得到第二次黄牌警告(针对同一队员而言);⑧咬人或向任何人吐口水;⑨进人视频操作室。另外,比赛中如果守门员在本方罚球区内用球掷击或企图掷击对方队员,将被判罚球点球并罚令出场。案例中的裁判员判罚合理,球员A故意用上臂推挤球员B的头部,有主动攻击的动作,可以出示红牌将球员A罚令出场。
(2)作为裁判员,要隆低球员在比赛中的攻击性行为,需从裁判员本身和场控等几个方面进行把控,要做到公平公正、松紧得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准备及实施。
①赛前准备:a.仔细研究竞赛规程,对其中的一些特殊规定(如比赛时间等)条款要记牢。b.开好准备会,统一尺度,分析两队比赛的形势、可能出现的几种结果及其影响,做到有备无患。②赛中控制:
a.公正准确,严肃认真,尺度一致。
b.裁判员与助理裁判员和第四官员的配合要默契。
c.场上出现犯规而需要出示红、黄牌时,裁判员要快速到位,立刻控制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冲突,及时制止或处理被犯规队员的报复行为等。
d.比赛中,场上出现围堵等事件时,裁判员应快速到位制止,近端助理裁判员应协助处理,另一助理裁判员应在外围观察记录,第四官员应管好技术区。
e.对赛后裁判员离场前出现的骚乱,裁判员应记住肇事人员,此时比赛已经结束,裁判员仍然可以出牌如果有对裁判员、助理裁判员等人员的攻击或无礼行为,其他人员尽快到现场保护受攻击者不受伤害。退场时,三人在中圈附近整队同时步出场外。
F.在中场休息总结时,四人要做好上半时的对照工作。在这期间,如果发现球员有不正当行为,应给予纪律处罚。
g.比赛中出现有争议的进球时,裁判员应主动与助理裁判员协商,根据事实情况做出最后的判决。助理裁判员和第四官员必须提示裁判员在比赛中出现的漏旗、出牌给错人、两张黄牌后未将球员罚令出场等明显错判,以便及时改正判罚。裁判员更改任何判决,应在比赛恢复前进行。裁判员应在每次进攻中注意助理裁判的信号,进球后在鸣哨前应快速留意助理裁判员的动向,再做出判决。鸣哨后,裁判员首先要看清进球球员号码,然后快速跑到中圈附近记录进球。
22下39.案例:李老师进行投掷标枪教学时,发现张同学“引枪动作不充分,核心力量较差”。
问题:
(1)分析张同学引枪动作不充分的原因。(6分)
(2)分析核心力量的作用,并列举几种发展核心力量的方法。(9分)
(1)张同学引枪动作不充分的原因如下:
①引枪时上体转动不够并前倾。
②第三步(交叉步)步幅太小,第四步左脚离地过高。
③下肢动作速度慢,上体跟进快,髋关节柔韧性和灵活性差。
(2)①核心力量的作用:
核心力量具有稳定脊柱、固定骨盆、维持躯干正确姿势,以及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平衡力的作用,对上、下肢发力与减力的协同用力效率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②发展核心力量的方法:
平板支撑、仰卧举腿、仰卧起坐等。
22下40.案例高一年级体操课把技巧动作作为主内容,同时把提高专项身体素质目标作为辅内容。具体课时及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问题:
(1)指出主内容的问题并说明理由。(6分)
(2)判断第1次课和第8次课的主内容和辅内容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9分)
(1)主内容安排不合理,不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理由:①鱼跃前滚翻相较于前滚翻动作更加复杂,应该先学习前滚翻后学习鱼跃前滚翻;②)手倒立相较于头手倒立难度也更大,应该先学习头手倒立后学习手倒立。
(2)第1课时的主内容和辅内容安排合理。
理由:鱼跃前滚翻的鱼跃动作需要用到下肢力量,蛙跳对下肢力量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第8课时的主内容和辅内容安排不合理。
理由:头手倒立的练习强度相对较低,不能满足体育课负荷强度的要求,且跳绳并不能提高头手倒立的专项体能需要。
22上-40:
(1)针对学生李某的困感,分析100米和100米栏两个项目的技术特点。(9分)
(2)请给出3种纠正李某“跳栏”错误动作的练习方法。(6分)
(1)①100米跑的技术环节包括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四个部分。
起跑的动作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跑(鸣枪)”三个环节。“各就位”的技术特点为前腿、躯干适度放松,身体重量均匀地落在两手、前脚和后膝关节之间。“预备”的技术特点为身体重心不必过分前移,避免由于手臂承受过多的体重压力,而减小两腿蹬离起跑器的力量和蹬离起跑器的效果。“跑(鸣枪”的技术特点为后腿前摆时脚掌不应离地过高,前脚蹬离起跑器瞬间,髋、膝、踝三关节充分蹬伸。
起跑后的加速跑的技术特点为随跑速增加,上体逐渐抬起,支撑腿伸充分,摆动腿积极下压,并腿速度快,两臂摆动积极、有力。
途中跑的技术特点为髋关节伸展快速有力,摆动腿加速折叠前摆。两臂摆动应以肩为轴,肘用力,自然有力前后摆动,速度快,幅度大。
终点跑的技术特点为加快两臂摆动的速度和力量,尽可能不减速地跑过终点。
②110米栏全程跑技术分为起跑到第一个栏、起跨过第一个栏、栏间跑和终点跑四个部分。
起跑到第一栏的技术特点为“预备”动作时,臀部抬起明显高于肩部,注意加速跑步幅的稳定、准确和节奏,步长不能忽大忽小。
起跨过第一个栏分为攻栏、过栏、下栏三个部分。攻栏的技术特点为摆动腿积极前摆,异侧臂前伸,上体前压,起跨腿充分蹬伸。过栏的技术特点为摆动腿积极下压,起跨腿迅速提拉,外展前摆。下栏的技术特点为摆动腿前脚掌着地,缓冲、伸,起跨高抬、快摆送跨。
栏间跑的技术特点为重心高、频率快、节奏强。栏间三步步长的比例是小、大、中。终点跑的技术特点为加强后蹬和摆臂,加快步频,离终点线最后一步时,上体要急速前倾,准确、及时地用胸部接触终点线垂直面。
(2)纠正“跳栏”错误动作的练习方法如下:
①采用降低栏高、利用替代器材(如小垫子)等方法和手段,减小过栏难度。
②通过讲解、示范,明确身体要积极向前攻栏,强调身体向前而不是向上,培养跨或跑栏的意识
③标出适宜的起跨点,控制起跨距离,强调起跨腿要充分蹬伸,不要离地过早。
20.40.案例:
高一年级跨栏课,女生普遍对学习跨栏存在恐惧心理,担心跨不过去会把自己綷倒,其中
有一名女生在上课当中以各种理由绕过了过栏练习环节。在考前复习时,当跨越第三个栏架
时,被栏架绊倒受伤。医院诊断结果为膝关节髌骨骨折、初带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影响了她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为此,该生家长强烈要求学校取消跨栏跑教学内容。
问题:
( 1 )请分析造成该生膝关节受伤的原因。(6分 )
( 2 )请回答学校是否应该取消类似跨栏这种教学内容? (3分 )并说明理由。(6分)
(1)造成该生膝关节受伤的原因:
①思想上不够重视。该生在上课当中以各种理由绕过过栏练习环节,从思想上就不重视跨栏学习。
②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该生未参加过栏练习,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
③技术动作错误技术动作的错误,违反了人体结构功能的特点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而造成损伤,这是初参加运动训练的人或学习新动作时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如该生做跨越动作时,因技术动作错误而引起膝关节髌骨骨折。
④膝关节运动负荷过大。教师在安排运动负荷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该生的生理特点,运动负荷超过了该生可以承受的生理负荷量,尤其是膝关节负担过大,引起细微损伤的积累而发生劳损,
⑤身体功能和心理准备状态不良该生对学习跨栏存在恐惧心理,害怕被绊倒,
(2)学校不应该取消类似跨栏这种教学内容,理由如下:
跨栏跑是途中设有固定数量、固定距离、定高度栏架的短跑项目,也是田径运动中技术比较复杂、节奏性比较强、锻炼价值比较高的项目。从事跨栏跑运动,可以培养勇敢、顽强、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并能有效地发展速度、力量、柔韧和灵敏等身体素质。学校不能因为个别学生受伤就取消此类课程,这对于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
跨栏跑的教学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安排一些简单的练习,以提高学生练习兴趣。同时还可安排一些短距离的节奏跑、规定步数的跑、规定标志的跑的练习,以及一些发展速度的练习,促使学生对技术动作有一定的体验,逐步学习体会跨栏跑的动作、掌握正确的跨栏跑的技术。待学生的技术和耐力素质有了一定发展,可进一步通过教学测验、考核、比赛等手段,提高学生跨栏跑的成绩和运动水平。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消除恐惧心理。
注:对于不应该取消的理由,考生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