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天真的以为,我不需要社交,不需要刻意讨好,我可以一个人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同学叫我去聚会,我拒绝;班级活动要参与,我拒绝;就连,大学毕业拍毕业照,我还是拒绝……大学四年过了,我没有一个朋友,觉得班级这种临时拼凑的组织超级无聊,不屑于参与融合,而对这种不屑,我一直保持着蜜汁骄傲的态度。
二十几年了,我一直奉行着这种社交准则:社交随缘,我不需要朋友,最好没人烦我,我只喜欢自己一个人,朋友太麻烦,打破我的计划,社交太无聊,八卦太无聊,一切都太无聊……
一直到毕业后在桂林工作的某一个夜里,我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家里,又累又饿心情极度沮丧但无处发泄。瞬间的孤单悲凉被无限放大,这个城市除了父母我一无所有。极度的骄傲也是心底里极度的自卑,我开始怀疑自己天生不受欢迎,天生不会交际,所以我没有拥有朋友的能力。而这,是真的吗?
当然不是。
交际看似是天生,但其实也分为性格+练习。(当然这个问题我用了两年的时间才想明白)
外向的人天生喜欢社交,如果社交需要练习,那对于内向的人来说需要刻意付出几倍的努力,才能达到同样的社交能力。
这样练习不累吗?为什么要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是不是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提升专业技能?
口气平淡,理所当然。
但是内向的人躲得开社交吗?绝大部分的人躲不开。
逢年过节家庭聚餐,同学聚会;日常的同事交流,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公司团建,商务谈判……数不胜数和人打交道的事情我们推脱不掉。既然这些时间一定要用来社交,那为什么不尽可能提高社交质量?让自己在面临社交的时候抱着谦逊的心态去学习交流,获得思想碰撞呢?
什么是有效社交?在知乎看到一个精辟的回答:
基于日常的视角,我认为有效社交是:
1、主动的,而非被动的社交。主动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主动去针对某种观点进行讨论,主动去发起一个话题,主动去吸收讨论过程中精华的部分
主动的社交是带着脑子去社交,而非无脑发言,无脑附和。主动这个动作本身是有思考性的。
2、获得新启发。比如你了解了其他领域人的工作日常,学习到了某种思维方式,或者学到了某种小技能等等……
3、认识同频的新朋友。在一场社交中,认识了同频的新朋友,是最大的幸福。
4、积累个人标签的认可度和影响力。虽然大家都不喜欢被贴标签,但不可否认,在交际的过程中,大家都会因为对某个人的某方面印象深刻,而记住他。比如美妆达人、投资大神、美食达人、旅游达人等等。而很多标签是利己的,可以带来商业机会的,因而大家会更愿意自己强化自己的个人标签,被他人记住。
就算明白了什么是有效社交。但对于大部分不善于社交的人来说,最大的问题还是如何提升社交能力。
有法可循的能力都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做到,社交能力拆分开,无非是:发起话题+发表观点+倾听+反馈提问的过程
提升社交能力,自然也需要从这几个部分一一展开
话题积累
a.每天抽出十分钟过一遍当天热点就可以解决为什么大家都在聊的话题我不知道的尴尬。
b.刻意积累不同领域的话题,广泛涉猎。如果某一类话题每次社交都被提及,那是否可以尝试去积累这方面的一些常识信息?其实某个领域的常识信息不多,你只需要看几篇干货文章,记住几个人和代表性事件就可以算入门小白了。如果感兴趣可以再继续深挖
发表观点
每次你可以发表观点的时候,你有没有认真思考呢?对我而言,外界信息和我无关,不管看到什么惨绝人寰的信息还是惊天大瓜,我心里都是:哦,知道,但和我无关。就把这条信息略过
每天读的书,在真的需要发表观点的时候居然一点都用不上了,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书呆子?可怕。
常识对不同的事情发出自己的看法是一个练习,在这个练习中你会逐步发现自己的三观原来是这样的。
在面对信息的时候,如果需要发表观点,建议多去深挖尽可能多的信息,暂时不看评论区的声音,只根据自己收到的信息尝试描述自己的态度。当然我们不可能像当事人一样了解事件的全貌,也无法做到客观,所以面对事件的时候只发表对某种行为的看法而不针对个人进行攻击显得尤为重要。
倾听
不善言辞的人虽然不说话,但并不代表就一定善于倾听。真正的倾听是带着思考的,而非单纯接收信息。用于检验是否认真倾听,无非表示认同或提出自己的疑问。
反馈提问
提问的方法可参考常规的提问方式:是什么?对某项自己不熟悉的事情请教别人。为什么?对某个环节自己不理解。
反馈无非是:赞同,追加自己赞同的理由;反对,发表自己的观点;
看起来还是很难的样子?分析过后,我自己都表示不接受这么复杂的方式,所以我选择了直接方式:把自己丢到要讲话的圈子里,练习!
继续回归演讲俱乐部,硬着头皮报名角色,硬着头皮上去讲,不断获得反馈,不断提升……直到,讲话,不过如此
希望我可以做个灵魂有趣,表达有态度,会讲故事的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