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习作||01:统编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思考点滴

        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

                  从本单元看习作

        1.习作与课文阅读紧密联系。

        习作时,要求学生把课文中学到的点面结合写场景这一写法运用于习作中。因此教学本单元,学习顺序是不能打破的,即要先学习两篇精读课文《狼牙山五壮士》和《开国大典》,通过课文学习,习得点面结合的写法,然后再进行单元习作的实践。这样学生才会有的放矢。如果先进行习作实践再进行课文学习,学生就不会深入了解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只能通过老师知识性的讲解,知些概念或皮毛,也就不能很好地达到本次习作的要求。

《狼牙山五壮士》点面结合

        2.习作与生活紧密联系。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多彩的活动”。俗话说生活是习作之源,如果生活中学生从未开展过活动,或者活动开展得不丰富,学生就会缺少下锅的米,习作时便无从下手。因此在平日里,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学校、社区、家庭也要有意识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只有有了参加活动的亲身体验,学生在习作中才会有的可写。如果学校、社区和家庭从不组织学生参加活动,或者组织学生参加活动时敷衍了事,走过场,学生在活动中就不可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写得时候就不能把某个活动写得生动具体,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郊游活动图片

        3.习作与观察紧密联系。

        要想把点面结合的写法落实到本次习作中,除了从课文学习中习得方法,有参加活动的丰富体验,还要求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我们要知道所有成功的习作,都是起于观察,行于实践的。学生要注意观察的层次性,从整体的观察,到个体的观察。要注意观察得细致入微,仿佛拿了显微镜:习作中的人物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有哪些动作、表情、神态……都要一一刻录在眼里心里。这样在习作时,才有可能把场面写得有层次感,有画面感。

《开国大典》点面结合

                写于2020年3月4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