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老师的人都有个通病,就是想改变别人。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职责,这放在学校里一点问题都没有,如果能给学生带来一些好的转变,是非常值得骄傲并且感到欣慰的事情。但如果放在家庭里,尤其是一段亲密关系中,试图改变对方,一旦动念,就会闹得家宅不宁,鸡飞狗跳,甚至可能会不欢而散。
感情里一直有个悖论,就是他如果爱我,就会愿意为我改变,为我妥协。网上有流传着很多类似的毒鸡汤。可问题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习惯和价值体系。让一个人为了另一个人去改变自己是违背人性的。
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价值观不一致的人注定难以持久,但往往更多的情侣或者夫妻的分开,是因为“性格不合”。其实所谓的性格不合只是表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其中一方或者双方,都在不断要求对方改变,结果生活中的矛盾越来越多,无法调和,只能分开。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跟自己有亲密关系的人,会有着特殊的需求,比如对配偶或者孩子,我们总是难以避免希望对方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样子。可是,人注定是不完美的,也注定无法成为彼此眼中理想的样子。一味地迫使对方改变,矛盾和纷争就会由此产生,最终导致一段关系的分崩离析。
小时候,我们最讨厌父母打着为我们好的旗号,过多干预我们的人生,长大后,我们又打着为伴侣好的旗号,要求对方做这做那。婚姻中如果双方都能做出爱的妥协,为爱让步,或者为了共同经营一个家庭而让自己不断变得更优秀,这固然是好的,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我曾经无数次对U先生耳提面命,三令五申,希望他不要乱扔臭袜子,脏衣服放进洗衣机,晾衣服时记得抖平整,上完厕所记得冲等等,但每一次都发现我的牢骚和抱怨都是白费功夫。说了忘,忘了说,都被当成了耳旁风,于是怒火就容易在自己本就情绪不佳的时候集中爆发出来,会开始怀疑是不是两个人不合适。
我相信,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就会有无数这种鸡毛蒜皮,这时彼此的沟通就非常重要,只要两者都诚意沟通,总能找到一个最优解。我以为,只要不是原则和底线问题,夫妻其实没有必要因为一些小事闹到不可开交,前提是在一起之前,双方需要互相坦诚暴露自己所有的不足。只有在能忍受对方缺点的情况下,才做出相守一生的决定。
一直以来我理想中的伴侣,是能够通过跟我一起持续学习不断进步的伙伴,而U先生却最反感我提“学习”“成长”之类的话题,甚至对我的好学不屑一顾。其实U先生很聪明,学习能力也强,我总觉得如果他能够不断充实自己,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就,所以每每看到他糟蹋天赋,蹉跎岁月,把时间耗在游戏上,就总油然而生起老母亲恨铁不成钢的情绪。为此我俩超过很多次。
由于反复沟通无效,后来我索性不管了,学自己的习,进自己的步,不再关注他一天浪费了多少时间,做了多少无意义的事。这样一来,心态平和了,心情舒畅了,并且还有了意外之喜,那就是在潜移默化之下,U先生也开始渐渐减少游戏时间,有了“学习”的行为了。从此我才意识到,要想改变别人,必先改变自己,说教是没用的,妄想用爱的名义束缚捆绑对方,强行攻城略地,只能落个两败俱伤的结局,与其较劲,不如专注自身,转变思维和心态,用实际行动一步步优化自己的城堡,反而让对方缴械投降,投入自己的阵营变得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