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课题研究课程过关作业:
说起做课题,自己也算有点小经验,但也不能算很有经验,2018年曾经误打误撞主持了一项区级课题,2020年又作为核心参与了一项市级课题,均已顺利结题,但是这两三年自己多次申请课题,都是以失败告终,这让我的自信心备受打击,也对课题产生了敬畏之心。于是选择新网师课程的时候,我毅然决然地报了课题研究这门课,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能更新对课题的认识,在课题之路上走得更好更远。在中小学课题研究课程里整整沉潜了一年,通过深入学习,对课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提升了自信心,今年五六月份在撰写省、市、区级课题申报书的时候思路清晰了,难度降低了,速度变快了,迎来了新的转折点。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我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感性的文章自己总是写的不是特别的好,很多时候,一些语言无法说出口。所以我也只能够比较理性地来梳理自己本学期在课题研究课程中的收获。
一、明确了课题中的对应关系,学会了分析。
特别喜欢这样一句话“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而我想将后半句改为“研究不负用心人”,这句话可以说是我的真实写照,正是“用心与研究”一路引领着我前行。
回顾这一路走来,着实不易,且行且珍惜。作为非师毕业的老师,还在与教师不搭边的单位呆了两年,进入学校后也没有受到比较专业的引领,一路走来纯属“野路子生长”吧。因为自己不甘心一辈子就这样混下去,因为自己不甘心教学上无为无能,因为自己不甘心就这样永远被边缘化,所以我开始利用网络向外学习,实现自我阅读与写作的成长之旅。我感觉自己是幸运的,这一路走来,遇到了很多贵人,而我最幸福的是邂逅了课题研究,遇上了胡老大。
曾经的自己每次一写到课题申报书,到底应该如何着手完全没有任何思路。正是因为不会,就更想有所突破,于是从去年开始一直沉潜在课题研究课程里,期待能有所蜕变。
在这学期里,我采取的是重点针对、各个突破的方针,没想到效果特别好,不过,这也得益于胡老师的统筹安排,本学期作业是非常有针对性的,,能够从重点内容进行突破,比如课题申请书中最重要的三部分内容: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三个方面作为一次单独的作业,降低作业难度,提升作业质量。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对于自己不理解的内容进行逐一突破,比如一开始的时候对于文献综述不是很理解,便反复听课,将文献资料的查阅作为重点,从外国文献有哪些渠道查阅,国内文献怎么梳理观点入手,最终以自己想要做的课题《基于思维发展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研究》作为练手对象,进行操练,写出来的文献综述第一次得到了领导表扬,也让自己更有信心。特别是重头戏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我把之前的笔记翻出来读,把今年的课反复看,还查阅了无数的资料,看了孙涛老师和李冲锋教授的课题书籍,反复将例子和理论进行对照,一遍遍读,一个个过,最终梳理出自己理解的模板,然后再到课题中去实践,通过这样一轮轮下来,我发现能基本掌握了撰写的方法,也明白了研究内容是对研究目标的细化,可以多于研究目标,做到了一一对应。尤其是本学期作为义工,在改作业前的会议,胡老师用大家写的案例进行点评,让我们明确改作业的标准,也明白自己作业的问题,再用这种新的视角去看研友们的作业,顿时觉得自己的个人能力得到了提升,能再较快时间内明确问题、精准分析。
其实,在我看来,课题研究如同解谜,每一个概念、每一个数据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位置。以前,我常常对这些关系感到困惑,但经过多次的实践和摸索,我开始明白每一个元素在整个系统中扮演的角色。这不仅让我对课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更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每当遇到一个新的挑战或问题,我不再是盲目地探索,而是能够迅速找到关键点,进行深入的分析。
二、懂得了如何将输入转为输出,也更关注输出。
“费曼学习法”有这样一种思维,“用输出倒逼输入”,这是一套可以快速搞懂自己原来不熟悉的知识,而且可以学习得更全面,更深刻的学习方法。
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输入和输出是两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输入,即我们获取新知识的过程;而输出,则是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将其转化为实际能力的过程。过去,我常常过于注重输入,而忽视了输出,导致知识虽然积累了不少,但实际应用能力却不尽如人意。通过实践“费曼学习法”,我深刻认识到输出对于学习的巨大推动作用。
首先,输出倒逼输入的方式让我更加专注于学习。为了确保自己能够清晰地传授知识,我必须首先确保自己对其有深入的理解。这促使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专注,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扎实。我不再是盲目地吸收知识,而是有针对性地、有目的地学习,确保每一分努力都能得到回报。
其次,输出让我更加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单纯的输入往往只会导致知识的死记硬背,而通过输出,我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工作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不仅增强了我的实践能力,也让我对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记得那天接到任务的时候,胡老师就告诉我,要通过输出倒逼学习,这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在这次小课的准备过程中,我确实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准备的过程中我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阅读、吸收、内化的同时明确了本次分享的主题是:一个关键、两种材料、三大要点——教学成果的提炼与申报,正如一本书中所讲“检验自己是否真正了解某些知识的最好方式是教会别人”,为了让别人听懂我的内容,我需要逐步讲解,划好重点,用好例子,于是在确定主题后,我反复读材料、看视频,最终明确用国家级成果奖的例子来辅助我的讲解,按照明确什么是教学成果奖,如何拟好成果名称,撰写好两份材料(成果报告和成果申报表,二者之间有何异同)等等,一遍遍反复思考,一遍遍反复琢磨,直到自认为没有什么问题才罢休,这种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不仅加深了我对知识的理解,也让我更加自信和从容。
可以说这次的学习促进了我主动自发、由内向外地学习,而我也将把这一点贯穿今后学习的始终,让自己通过不断的输入和输出,获得更为扎实的知识。
三、聚焦了今后研究的重点研究方向,专注地沉潜。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各种诱惑和繁杂的信息所分散注意力。但真正的深入研究需要我们聚焦、需要我们沉下心来。
在以往学习的道路上,我觉得自己涉猎的领域过于广泛,心理咨询师学,班级管理学,书法、课题、儿童教育、家庭教育、文本解读、微课制作等等,非常广泛的内容,但最终什么也没学精,难以深入。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次课程研究的学习经历也让我意识到,只有将精力聚焦在某一明确的研究方向上,也就是课题研究上,才能够真正做到专注地沉潜,深入挖掘知识的宝藏。
首先,明确的研究方向为我提供了清晰的学习路径。在学习过程中,我意识到涉猎广泛并不等于深度学习。只有选择一个明确的方向,才能够集中精力、深入探索。这让我能够在该领域不断挖掘,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见解。未来两个市区级课题,将静心思考如何去开展,让成果惠及更多人。
其次,专注于某一方向让我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当我专注于某一领域时,我能够更深入地思考、探索其中的问题,不断深化对这一领域的理解。这种专注的学习方式让我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中。或许经过这学期的学习,我对课题仍然有很多不明白之处,但我将且做且思,以实践促进反思,以反思提升自我研究意识,让课题研究之路越走越好。
此外,明确研究方向也让我更加有目标地学习。有了明确的方向,我就能够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和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这不仅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也让我更加有动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课题的研究无尽头,还有很多大咖的著作,我仍未好好拜读,通过这样的学习,接下来将把学到的与实践相结合,深入去学习。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经历,我深刻认识到聚焦明确研究方向和专注地沉潜的重要性。这不仅让我在学习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也为我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坚持这一方法,努力在所选领域中深入挖掘、不断进步。同时,我也希望我的经验和感悟能够启发其他学习者,共同探索学习的奥秘和无限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我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会锻炼我的意志和能力。而当我真正深入到这个领域中时,我发现这个世界原来是如此的广阔和深邃。从今往后,我将专心沉潜研究,课题研究路漫漫,吾辈将上下求索,期待未来,我可以在课题之路上越走越远,让课题之花越开越盛,取得更多的成果,做有温度的课题研究,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换而言之,2023年是自己最幸福、最幸运的一年,因为遇上了一个人,进而遇上了一群人,让我开启了自己课题研究的新生,我想2014年需要继续跟随,专心沉潜,未来我会让自己的课题研究上再上新台阶。星光不问赶路人,研究不负用心人,相信未来我一定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