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经历了观察水流的速度的实验和测量水流速度的变化的实验后,发现同一装置,水位高,流速快;水位低,流速慢。这样是不能用来计时的,进而引发学生思考怎样让水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流,即了解水钟作为计时工具的原理,学生也有了制作水钟的欲望和理论基础。制作中采用二级滴漏,将塑料瓶中装入一部分水,再将另一个塑料瓶嵌套在上面,往上方的资料瓶中加水(注意事项:嵌套要紧密,不能漏气)。中间塑料瓶的水位线保持不变,下方塑料瓶画上“0”刻度线,到达“0”时,开始计时。容器形状不规则,可以在外面贴一个纸条。
古代水钟的渗水漏斗上有一个注水孔,外面的水会源源不断地流入,旁边还有一个漏水孔,当水位升高时水就会漏出去。或者使用多重水钟控制水位的高低。在了解古代水钟的基础上,学生脑洞大开,嵌套了多个塑料瓶,还利用了抽水机,自动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