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路线图,声调,标志词
【知识描述】
我们出去旅行需要地图才不会迷路。
听讲座也是如此,有了路线图就能够确保行程走向。知道目的地和如何到达,能够让自己在听讲座时提升理解、记忆,防止偏离。
路线图是宏观标记,要想知道具体怎么走还需要一个个指示,即微观标记。
▶阅读地图
演讲者会用五种模式在组织内容,我们作为聆听者如果能够书写这五种模式就能够把握讲座进程。
这五种模式是:主题-清单、时间-顺序、对比、因果、问题-解决方案
如果识别不出来怎么办?
不用担心,演讲者会提供一些助航措施。
1、路线图
一些讲座会事先告知大纲要点或在屏幕上呈现出来。
2、回顾
演讲者会在讲解中回顾要点,使得各个知识点的关系更加明确。
3、重复
演讲者会在讲座中重复重点以澄清说明内容。
▶按指示前进
1、声调
声调影响一个词的含义,同一字词用不同的声调来说会呈现不同的含义。
声调包含三个要素:
①音量,演讲者会在重点的部分升高或降低音量
②停顿:演讲者会在重要内容前后停顿,或是给学生时间做笔记
③节奏:演讲者会用固定的节奏来陈述重要观点,有时会用相同字词作为观点的开头
2、标志词
标志词能够起到强调和指引观点的作用,例如这些关键词:这很重要、记住这点、这是陷阱、但是、例如、而且……
【制卡心得】
52min
操作上花费了写时间,鼠标有些卡顿失灵,看来需要换个好点的工具了。
在小标题上添加了小图标,让阅读不那么单调。
【提炼写作结构】主题-清单、时间-顺序、对比、因果、问题-解决方案
大体上是一个总分的结构,内容模式上采用对比作为开头,中间采用主题-清单来说明“助航措施”和“声调要素”。
【场景应用】
1、作为聆听者听讲座、听课
2、作为演讲者如何有着重点地进行演讲
【经历联想】
印象中的讲座大多是枯燥的,就好像演讲者把文字转换成语音一样。现在手机软件很轻松就能够把文字转语音。
想起大学参加演讲比赛时,导师提到一个选手很会利用停顿。讲到一半突然停下来,引发大家的思考,这个时候观众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在了演讲者身上。
最近在上好讲师的课程,这是二刷了。在听课的时候我就会关注拆解讲师是怎么讲课的,摸清楚讲师讲课模式,听课就会轻松很多,也知道重点在哪里。
【指导行动】
作为老师,我能否把宏观标记和微观标记体现在我的课堂上呢?
#我们读书吧# @后浪写作教室
#爱上读来读往#,#小小sha导图+卡片# @画图的小小s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