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家张介宾在《类经》中说:“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生,故百病皆生于气。”
情绪不稳,气就不顺,人很容易陷入焦虑、抑郁、担忧、惊恐之中。
若长期得不到纾解,就会让人体免疫系统变弱,引发器质上的病变。
古时,有位男子花重金买下了一座四合院。
他看着开阔的院落和院中的大树,内心欢喜不已。
一天,一位路人神情慌张地告诉他:“这棵树不吉利,得赶紧砍掉。”
男子大惊,询问缘由。
路人说:“四方院子,中间一棵树,此乃‘困’字。”
男子一听,也觉晦气,决心砍掉大树。
此时,又有一人路过,见状连忙制止:“如果没了树,四方的院子里只有一个人,岂不成了‘囚’吗?”
男子听后,放弃了砍树的念头。
此后数日,看着院中的大树,男子焦虑难安,竟然一病不起。
一位禅师经过,听闻此事,笑着告诉男子:
“砍了树,院子阳光充足;留下树,可纳凉消暑。何苦愁出病来?”
中医认为:心主喜,肝主怒,肺主悲,脾主思,肾主恐。
情绪与五脏相连,一旦喜怒无常,思虑过重,就会让疾病趁虚而入。
《庄子》说:“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最高级的养生,便是顺应自然,顺应变化,保持内心的平和稳定。
心绪安宁,才能气血归经;情绪稳定,方能百病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