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上周末,我刚参加完博士毕业论文预答辩,又来到景山公园,一进园听到一阵嘹亮的合唱声,一帮大爷大妈在山上组团唱红歌,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歌曲,一个激情满满的指挥大叔,一把手风琴,引得一大帮同龄人合唱。在这热热闹闹的氛围中溜达着上山,站在最高处眺望四周,远处的红墙金殿、亭台楼阁、山山水水尽收眼底。对面是百年故宫,经历了风风雨雨,岁月悠长,古老庄重,像极了一杯藏了多年的酒。

下山后,来到明思宗殉国处,这是我第二次来这个地方。第一次来是三年前,那是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阳光刺眼,周遭枝繁叶茂,游客也很多,指指点点,说说笑笑,好不热闹。而今天天气阴沉,不见一丝阳光,由于疫情,游客也很少,稀稀落落,大团的迎春花未开,只有星星点点的黄隐藏在枯枝中。听《殿前书》时,很多人在评论中猜测歌词中的人是谁,有人说是李煜,有人说是刘辩,还有很多猜测,甚至我都没听说过的名字。可我第一时间浮现在脑海中的就是眼前这位。现在,来到石碑前,我想到的是一句话。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被打到家门前走投无路,这算是死社稷吗?也许看来确实是稍显狼狈,可历史的烟云那么厚重,当烟云散去,我们只看到一个曾在风云飘摇中接过历史大旗的少年,他也曾万里扶风放纸鸢,紧握手中线开心地跳着。他也曾励精图治,想振兴基业,创一个太平盛世。但一双手焉能扭转整个历史车轮的前进方向?一身殉国,也算是守国门、死社稷了。帝王也是人,普普通通的人,实实在在的人,这是无法忽视的事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