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同理心训练(03-07)
在这一模块,梁宁主张训练产品经理的同理心,让产品经理能够更好的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体会用用户的想法,做出更好的作品。
同理心得训练包括对几种情绪的解答:愉悦、不爽、愤怒、恐惧
愉悦是需求被满足时用户的情绪,当积累时间很长的需求被满足时用户的情绪体现为爽——即更高一层次的愉悦。在做产品的过程中我们要抓住用户的爽点,给予用户“爽”的感觉。课程中举了俄罗斯方块的例子,当积累很多的方块一次性被消除时用户表现出爽。在生活中利用爽点吸引用户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携程等平台对于抢票功能就是利用用户长期积累需求最终成功抢票的爽点。用户通过找到固定数量的朋友加速最终达到成功抢票的结果,朋友们的加速过程就是一个需求积累的过程,最终成功抢票也会让用户体会到爽的感觉。
不爽是需求没有被满足时用户产生的情绪。典型的例子是支付宝的集五福抢红包活动,最终有高达96%的用户没有分到红包,这就造成了用户不爽情绪的产生。再比如:12306系统,作为中国铁路的官方购票平台,来到12306订票的用户拥有成功订票的需求,但是由于平台的硬件设施等问题用户的需求没有被满足,进而产生不爽的情绪,最终导致用户对12306的评价不好。
愤怒和恐惧是相似的,他们都是因为人的边界被侵犯造成的。人们恐惧的点是它的边界,同时恐惧也是它的动力。人会因为恐惧而前进。恐惧也可以作为产品的痛点,优秀的产品要么让用户产生爽的情绪要么为用户克服恐惧,介于两者之间的产品是不会大火的。焦虑也是恐惧的一种,他是人们想象中的恐惧,因为无法克服,最终内化成焦虑。比如:知识付费类的APP就是利用人们对于知识匮乏的焦虑,对于浪费碎片化时间的焦虑。再比如滴滴打车、货拉拉等平台利用司机的恐惧提高司机的服务质量。这些平台要求客户对司机的评价达到某一标准,低于此标准的司机不能接单或被派很少的单,司机对自己赚钱太少产生恐惧或焦虑,进而提高服务质量。这些平台本身也是解决司机和乘客恐惧的典型,他么利用了司机和乘客对打车难的恐惧。
在做产品的过程中,我们要顺应用户的潜意识选择,能识别出用户的真话与假话,不要激起用户的防御心理。
用户会因为自己本身的角色做出当时的他认为正确的选择,这种选择基于他所扮演的角色,而这种正确的选择可能会掩盖用户真正的需求。这告诉我们在做调研、用户访谈的过程中,不要激起用户的防御心理,不要让他们过多的思考。同时我们也不能将用户放到固定的角色框架中,这种角色框架的刻板影响一般都不与实际情况相符,我们不可以想当然。
模块二:产品机会(08-12)
这个模块的总结中,作者说做产品要提出七个问题,我以七个问题为框架总结这一模块的内容。
第一,我们的产品解决什么问题,是痛点爽点还是痒点。
痛点是人们的恐惧,爽点使人们的即时满足,痒点是人们对虚拟自我的满足。
典型的解决痛点问题的产品有:得到APP,解决人们碎片化时间焦虑和文化焦虑,之前提到过焦虑也是恐惧的一种。还有解决痛点的产品或功能有:Days Matter是一款提醒纪念日的APP,对重要日子进行提醒,这款APP解决的是人们对于遗忘重要日子造成后果的恐惧。再比如牛客网APP利用的就是人们在求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恐惧,当一部分人得知求职过程中的信息,而另一部分人不知道信息,这部分人就会产生恐惧。
典型的爽点产品有:时通信产品比如:QQ、微信包括最原始的电话,满足的都是对人们之间沟通的即时满足。外卖APP比如:美团、饿了么都是对人们饥饿感的即时满足,人们通过下单在较短时间内获得食欲的满足。再比如现在各电商平台大力推进的当日达功能,是在人们购买完产品满足自己的欲望之后,缩短产品到达用户手中的时间,是对人们即时满足的优化。
对于痒点产品是作者自己提出的概念,痒点是对虚拟自我的满足,作者所举的例子是网红产品就是利用用户的痒点,用户使用网红产品仿佛置身于和网红一样的场景下,是一种想象中的满足。我觉得满足痒点的产品要经营好“人设”,给予用户美好的想象才能使用户愿意为这个想象中的场景付费。
第二,为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解决的是用户画像问题。
作者提出了两套经典的用户画像理论:羊群和草地、大明笨笨和小闲。
羊群和草地理论中最重要的三个用户是:第一只羊、头羊和狼。第一只羊作为“草地”即产品的第一批用户,当第一只羊在草地上活的很好之后才可以推广,当羊群形成规模之后就会产生头羊,我们只需要管理头羊即可,节约人力物力,而狼是产品的收入来源。以现在新的社交产品绿洲为例,第一批内测用户即获得邀请码的人来说他们是第一只羊,他们在绿洲中的体验直接关系到产品是否可以推广。(邀请码这个策略可以衡量绿洲的口碑,当人们展示他的邀请码给其他人时可以说明该用户对绿洲是满意的,所以才会推荐)而绿洲中的头羊和微博的头羊差不多,都是大V或者是粉丝数较多的用户,而绿洲的狼还没有体现出来,如果参照微博的狼用户应该是一些商家等。但是微博的商业闭环很特殊,他们是通过“剪羊毛”来盈利的,即从羊本身获取利益。
大明笨笨和小闲用户画像理论中,大明是有明确需求的用户,笨笨是有需求但对需求不明确的,小闲是使用产品的主要目的是打发时间。对于目标用户是大明的产品,要做好精准的搜索功能以及出色的比价功能。对于目标用户是笨笨的产品,我们要尽可能多的为用户提供信息,提供尽可能多的可供他选择的选项。对于小闲用户,产品要做到无论何时何地打开这个产品,都能呈现出新的信息,供用户打发时间。
第三,现阶段有多少人需要解决这个问题,这是预估市场规模问题。
第四,目前人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这是竞品分析的内容。
第五,我们的产品为什么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是对我们现在所处市场的分析,不仅要看单点竞争力,还要看点线面体,看是谁能为我们的产品赋能。
首先我们不能憋大招,俗话说长考出臭招,不能将产品的所有效果寄托于少数闪光点上,所以不能集中判断一个点,而是看点在哪一条线、哪一个面、哪一个体,行业整体的形式是什么样的。
第六,用户在什么样的场景触发情绪?需要马上去解决问题,这是场景问题。
场景分为场和景,场即时间和空间,景即所处时间空间触发的用户情绪。我们的产品有许许多多个入口,但入口不是场景,有入口不代表用户一定要使用产品,但场景决定用户使用产品。比如高德地图下的打车功能入口,在用户使用高德地图导航的过程中发现目的地距离自己比较远而用户本身没有现成的交通工具那么他可以使用高德打车,同时高德打车的入口免去了用户再次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的操作。
第七,当用户遇到问题的时候,它会向导哪个名字?这是后续需要讲解的内容。
模块三 系统能力(13-17)
这样模块中讲解了系统能力,什么是系统能力?
一个产品的系统能力就是为用户提供一种确定性,确定性可以使用户投入时间与经历,比如常见产品的系统能力:Days Matter提供在纪念日提醒的确定性能力,滴滴出行提供用户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打到车的确定性,高德地图提供“导航专业 数据准确”的确定性。产品所提供的确定性是用户的痛点?爽点?还是痒点?
提供系统能力的过程中,我们本质上是在提供一种服务,服务的本质流程有一下几个部分:
1、战略部门:为什么要提供这种服务,换句话说这种服务满足了用户或公司的什么要求,痛点爽点or痒点?所提供的这种服务是否会被轻易取代等等问题都是战略部门在提供服务之前需要考虑的。
2、价值评估:在产品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需要运营部门对产品进行评估,评估产品是否达到预期所需要的标准,是否满足了用户以及公司的需求,是继续提供这种服务、加大力度还是尽快结束这项服务及时止损。
3、保证服务可用:服务的本质是为用户提供一种确定性,我们要保证确定性是确定的,即保证主要业务能顺利进行。抢票软件要能抢到票,打车软件要能打到车,日程软件要提供准确的日程提醒,这些都是服务的确定性,而我们需要保证服务的确定性一直可用。
4、维护: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服务出现故障的情况,这需要我们拥有强健的运维部门保证服务进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及时解决。
5、客服:用户在享受服务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的求助,在提供确定性服务的同时,我们要保证用户以正确的方式享受到服务,感觉到确定性,体会到爽的情绪。
还有哪些出色的系统能力呢?
首先是效率。企业是效率分工的产物,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保证效率的就是保证产品紧跟时代,紧跟用户评价。在用户提出不好的用户体验时及时进行改进迭代,让产品直面用户的评价,接受市场的检验。其实我们可以发现产品成长初期往往伴随着频繁的迭代,以飞猪的迭代过程为例,飞猪在更名之后进行了持续很久的频繁迭代,频繁迭代要求飞猪团队的效率要高,迭代方向要正确。
说到迭代,迭代也是出色的系统能力。还以飞猪为例,飞猪的定位是针对年轻人的定制旅游APP,同时主要业务面向出国旅游。在飞猪的迭代过程中首先推出了国际机票业务,在不断完善国际机票业务的过程中,推出了国际火车票、国际用车等服务。在这些“硬件”满足条件后,飞猪的下一步是向出国游的软件方向迭代,飞猪提供了在线签证、境外超市等功能,这使得飞猪不仅拥有出国游的硬件条件,也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出国游服务。我认为飞猪至关重要的几个转折迭代是:退出国际机票、境外火车票等服务,开通在线签证服务,提供境外超市(买境外流量、wifi等产品)功能。这些迭代使飞猪区别于它的竞品携程等商务出行APP而脱颖而出。不断地迭代,使用户驱动产品成长,同时建立了团队感和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