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英《教育,可以这么生动有趣》阅读摘录
20——45页
如何在熟悉、重复、琐碎的事中制造出快乐?我的答案是,在熟悉的事中捕捉一些别样的新奇,往重复的事里添加一点儿新鲜的东西,把琐碎的事用另一种方式来呈现,女如此便能源源不断地制造出神奇和魔力,
也就有绵绵不尽的乐趣和惊喜。 如同撒上一点儿葱花后,素淡的蛋花汤瞬间变得芳香扑鼻,色味都似乎提是升了几分。
真实的教育生活是一种律动,有光有影,有晴有雨,教育的真味就在这种律动的弯折和节奏里。教育之足路上,我们要闯过重重关隘和狭道,归来后方得逍遥。如果这一次折戟而归,那就再继续努力,或许峰回路转,让你以另一种方式满载而归。
身为教师,我们有太多的身不由i己和迫不得已,但无论如何,我们依然有选择的余地,要选择无愧于自己己,并为此穷尽智慧、爱和心力!在任何条件下都选择主动,才会有来自内心深处的自信和从容。
面对问题时,思考的逻辑量和深度,才是决定你能否跳出困境的首要因素。同样一件事,思维方式不同,行动方向便不同,到达的终点自然相异,甚至相去甚远。固守原原来的思维,循着原有的惯性,就容易陷在原地打转,在成长的封闭式轨道里徘徊复徘徊,找不到突破口。
成长的最佳路径是优化月思维方式,优化思维才能优化行为。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正如杨振宁所说,“面对最原始的问题,站在问题开始的地方”。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生活常识中得到启迪:打开一个结,不应抽拉两端,而应从“结心” 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