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县鼓场街道: “1234”工作法建强“红色物业”推进城市小区治理

近年来,金沙县鼓场街道紧扣辖区“小区多、矛盾多、投诉多”的实际,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扎实落实“党建五项行动”,创新为民服务新举措,在红岩社区探索“1234”工作法建强“红色物业”,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推进城市小区治理。

一、“一个核心”引领打造红色阵地

充分发挥社区党总支党建引领优势与物业公司专业服务优势,构建起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的完善党建工作体系。通过成立“党总支 + 临时党支部 + 物业党支部”的模式,社区与物业公司互派优秀人员,推进社区、物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落实,打破社区与物业之间的沟通壁垒,共同推动社区建设与服务提升。在水岸绿洲小区,共同打造红色文化长廊,不仅装点了小区环境,更成为传播党的历史、弘扬红色精神的重要窗口,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同时,社区积极建设阅读、健身、娱乐等活动场所,满足不同年龄段业主的多元需求,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居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二、“两个机制”凝聚联动联建合力

建立“业主说事室”民主协商机制。如同一条民情民意的“高速路”,能够快速传递业主们的心声,社区工作者借此可以精准且及时地掌握群众的各类诉求,为有效解决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建立“联动联建”联席会议制度。构建起党总支、共建单位、业委会以及物业公司四方共同参与的会商平台。就小区的发展规划、公共设施建设、物业服务提升等诸多关键事项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协同攻克小区治理中的难题,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社区治理格局。

三、“三支队伍”夯实“红色”服务基础

组建社区“红马甲”服务队。身着红马甲,身影遍布社区的大街小巷。无论是关爱孤寡老人,定期上门探访,为他们送去生活物资、陪伴聊天解闷;还是助力社区环境整治,清扫街道、清理卫生死角、宣传文明城市建设、组织各类文化活动,都能看到他们热情引导、维持秩序的样子。成为社区和谐氛围的积极营造者。

组建小区党员“红心”志愿服务队。社区扎实开展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工作,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参与社区安全巡逻,组织开展义务活动,深入居民家中宣传文明新风尚,带动居民共同提升文明素养,成为社区文明进步的引领者。

组建物业“红袖标”应急服务队。24小时无间断开展巡查值守工作。在面对突发的管道破裂、电力故障等情况时,能够迅速响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抢修,争分夺秒恢复小区的正常运转。在消防安全方面,定期组织消防演练,向居民传授消防知识和应急逃生技能;当遇到恶劣天气时,加强对社区设施设备的检查防护,全力守护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成为社区稳定运行的守护者。

四、“四心服务”解决民生实事难事

社区服务润民心。始终将小区居民需求放在首位,定期开展上门走访活动,深入了解居民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并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让他们时刻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与关爱,在生活的点滴中诠释着关怀的力量。为切实减轻部分困难居民的生活负担,社区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推出一系列费用减免政策。对于低收入家庭、残疾人士以及特殊困难群体,在物业费等费用方面给予适当减免或补贴。让他们在生活困境中感受到社区的关爱与温暖,体现出物业公司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惠民理念。一系列贴心举措温暖居民的心田,有力地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节日活动聚民心。在重要节日,社区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春节时写春联、送福字,让居民们在浓浓的年味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端午节组织包粽子比赛,邻里之间互相交流技艺,分享节日的喜悦;重阳节组织组织老年朋友打糍粑,送温暖。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成为凝聚社区民心的强大纽带,让原本陌生的邻居们渐渐熟悉起来,形成了互帮互助、和睦相处的良好氛围。

上门服务暖民心。针对辖区内部分特殊群体,社区志愿者们定期上门开展关心关爱活动。为孤寡老人打扫房间、洗衣做饭,陪他们聊天解闷,帮助老人搬运货物等等,让老人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对于一些民生事项,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节省居民时间,提高办事效率;这种无微不至的服务,让广大业主切实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关爱服务守初心。社区始终坚守关爱居民的初心,针对不同年龄段和群体的需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关爱服务。积极对接辖区党建共建单位,组织慰问活动,定期组织免费体检活动,为残疾人解决轮椅,给予生活照料以及心理疏导等等。在小区的服务管理中,社区干部自觉用爱心践行为民初心,在奉献爱心中不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的血肉联系,为基层治理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