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阅读产业资本论坛现场。
中南传媒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出版人》杂志执行主编任殿顺发布《阅读产业发展报告(2017)》。
少儿类图书目前是成长性最好、活力最强的板块,电子书对纸质图书的“拉动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知识付费增强出版物互动性、促进阅读产业升级转型……在今日举行的首届阅读产业资本论坛上,由中南传媒产业研究院与华泰证券研究所联合发布的《阅读产业发展报告(2017)》备受行业关注,该报告重新圈定阅读产业相关边界和范围,并对阅读产业产值和出版发展趋势做出相对科学估算与预判。
“行业里的报告有很多,数据的维度也有很多,我们试图做一份清晰、准确,最重要的是靠谱的产业报告,希望给这个行业一个精准的、清晰的反应。”《阅读产业发展报告(2017)》由中南传媒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出版人》杂志执行主编任殿顺发布,此次报告界定的阅读产业范围包括传统的图书出版、电子书、网络文学、有声书和知识付费。
报告数据显示,纸质书市场规模仍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整体规模约1800亿,其中,大众出版规模约为550亿、教育出版规模约为1100亿、学术出版规模约为150亿;数字阅读整体规模约为110亿,其中,电子书规模约为20亿,网络文学市场规模约为90亿元。
整个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特别是大众出版领域很重要的方向是电子书,关于电子书和传统纸书的关系,行业界摸索了很多年、探索了很多年,也争论了很多年。《报告》指出,其实电子书对于传统纸书的替代效应并不是很明显,反而电子书对于传统出版、传统图书的拉动效应要大于替代效应。很多时候一本书出版电子书,因为带来更多的关注度、带来更多的流量,反而会带动和拉动传统纸书的销售。
阅读产业发展过程中,资本也在改变着行业发展格局。2015年以来,包括中国出版、中文在线、中国科传、掌阅科技、平治信息、阅文集团、世纪天鸿等多家出版集团和数字阅读企业挂牌上市,掀起了出版和数字阅读产业登陆证券市场的热潮,而作为后起之秀的得到、喜马拉雅 FM 等知识付费、有声阅读企业也备受追捧,有望扛起新一轮产业资本化的大旗。
《报告》指出,备受关注的有声书与知识付费被视为阅读产业的升级迭代主要表现。2017年我国有声书市场规模约为30亿,增长强劲。知识付费则正重构相对应的出版市场,2017年我国基于文字版权衍生的知识付费产业规模约为10亿,随着为优质内容付费的消费者逐步增多,知识付费市场还将保持较高成长性。
《阅读产业发展报告(2017)》同时也对阅读产业的未来做出了预测,中国的阅读产业在未来3-5年仍将保持稳健增长,但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头部公司在资本的加持下市场优势将扩大。未来,阅读产业的内容生产方式、组织运营机制和商业模式也将迎来重构。
• end •
本文转载自红网时刻(记者 杨艳 摄影 秦楼)
编辑 :小阅鹿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阅达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