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现率也是经济学的名词,和利率一样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来自于期货和现货的时间利率。
百度百科上对它的定义如下:“贴现率指的是金融机构向央行作短期融资时,央行收取的融资利率,或持票人使用未到期的票据向银行兑现时银行提前扣除所使用的的利率,或将未来的资产折算成现在资产时的利率。”
金融机构如银行对央行进行借贷时所计算的这部分利率可以更细分,称为“再贴现率”。
如果贴现率是6%,那么明年的100块就相当于今年的100/(1+0.06)=94.3块了。
贴现率数学公式见本页面最下方。
贴现率变化影响人们的投资决策。
贴现率越高,项目在未来的回报率也就越低,说明投资人对目标前景比较黯淡。相反,贴现率越低也就表示项目前景光明。
贴现率影响个人自律程度。
一个人的自律程度也和自我对未来的贴现率有关,一个人越是能把未来看得远、看得重大、看得清楚,他对自己的自律就会越强。
在选择考察贴现率的时候,一般要使用通行的贴现率来计算。这样得到的结果才是比较合理的。
思考题:商人囤积居奇,也就是在商品紧俏的时候,商人还故意把商品存起来不卖,这种做法对公众来说,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为什么?
答:我认为对公众来说是有害的,这种减少市场库存的做法实际增大了供需矛盾,公众要花费更大的成本去获取有限的商品资源。
贴现率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