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驱动》读书笔记240130
为什么我们很努力却总是看不到希望?
请问:“你有产出吗?”
是不是你也曾决心改变自己,从早起、读书、跑步到各种课程的学习,你坚信只要严格自律、勤奋耐心、持续学习,就一定能够改变人生,然而这条看上去无比清晰的成长路线并没有让你得到想要的结果,即使自己做的每件事看上去都正确且重要,即使自己每天都能持续行动,不浪费一点时间,但就是看不到希望。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我自己也不另外。面临这样的困境很煎熬、很迷茫、很焦虑。
我们一起来认识两个概念“内向成长”和“外向成长”。内向成长是围绕自身展开的成长活动,比如早起、跑步、阅读等。向外成长是围绕外界展开的成长活动,比如写作、画画、编程等。
为了方便理解,也可以把内向成长看作是培养习惯,把外向成长看作是打造技能。这下大家有没有找到自己的症结所在呢?
过去我们过度专注于内向成长而忽视了外向成长,即重习惯轻技能,重输入轻输出。
我们每天早起、跑步、读书、学习,身体和心灵都在路上,甚至忙碌到感动自己,然而这些活动都是内部循环,并不直接对外产出,所以坚持这些习惯只能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不能轻易让我们成为很厉害的人。
但如果我们能够更多地投入外向成长,培养过硬的技能,持续对外输出作品和价值,我们就能参与社会价值体系的循环,就能被他人强烈地需要,从而感受到努力的希望。
现实是,大家享受“努力奋斗的状态,却少有产出作品的意识”。因为培养习惯容易,它不需要严格的标准,可高可低、可紧可松;打造技能难,它的好坏由外界评定,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所以无论你怎么努力、怎么投入、怎么感动自己都没用,最终要看的,是你能否给他人提供长久且有用的价值。
那么,我们就可以做出新的选择了:重技能辅习惯,重输出辅输入。让自己在技能和输出上达到“卓越”
如果暂时做不到,也要争取每次在当前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形成一个最小可用的作品或产品。
培养习惯是支撑技能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重要基石,同样,在技能卓越的情况下,那些良好的习惯才会大放异彩。那么我们就要有效的把培养习惯和打造技能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