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我“临危受命”,有了一个“光荣”的新身份——三年级语言艺术课的实习&代课老师。受疫情影响,需要云上授课。接到通知的时候,我心里还有点小落差,毕竟是个985硕士,教小学会不会大材小用啊?但很快我就被现实打脸了。且不说学校的任课老师一水儿的985高材生(听说还有北大毕业的),只是那前所未闻的崭新教学模式和拔尖的学生水平着实让我讶然和懵圈了。我用了一周时间来调整心态,最后得出结论:孤陋寡闻+菜鸟属性的我想胜任这个小学老师,并非易事啊!(学校的名字不方便透露,大略属于公私混合制的贵族学校)头脑风暴般的适应过程此处省略一万字。今天这篇文章的初衷纯属是为了保(zhan)留(shi)孩子们的优秀作品。
上周是“线上世界”的主题活动,班内要进行一次辩论赛,论题是“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赛前的一周通过学习单任务相继让学生做了相关的调查问卷和思维导图,娃儿们的优秀与努力频繁刷新我的认知。
第一次做班级活动,我心里挺忐忑,担心出现混乱和冷场,开始前心里还默默祈祷着……事后证明:尴尬?冷场?不存在的,辩论过程那叫一个热火朝天~稍有遗憾的是我忘记用软件录制下来了。
辩论中,从正反方的八位辩手,到双方各自的后援团,每个孩子都很好地守住了自己的位置,全程发言都以“对方辩手”礼貌称呼,即使在最激烈的攻辩环节,每个人都在自己队伍里团结合一,还能根据对手的发言进行合理反驳,有数据,有事实,脆生生的嗓音加上清晰的逻辑和伶俐的口齿,让身为主持人观战的我满心狂喜,忙着乐呵呵地鼓掌和在聊天框送花点赞了。比赛结果我和搭班老师提前商量过,看现场的具体情况最好能达成平局,维护娃娃们的自信心。其实哪怕没有这样的“私心”,正反方的实力水平也难分伯仲,平局还是很合理的。最后结果公布,孩子们欢呼雀跃、兴奋不已,因为平局意味着所有人都获得了下周四的免作业特权!(孩子的世界快乐如此简单)
辩论赛后,我又让孩子们针对这次比赛写篇作文进行总结,没想到他们的文笔和思考再次惊艳到了我。
班级里的文笔担当“小才子”这篇总结可以评为满分范文了,对前期准备过程的描述精简且完整,文末既包含了参与比赛的真实感受,又能从“团结合作”“看待事物的态度”出发,进行一番升华,金句频出,说是惊才绝艳也不为过~🤓🤓
班里另一位小才女的总结也很棒,卷面字体令人赏心悦目,文笔清新,读来恰有春风拂面之感。最后的思考也很深刻:工具无谓好坏,关键是看使用的人如何。这个道理怕是连很多大人都想不清楚吧。
每个孩子都是闪闪发光的宝藏。这份作品的作者算是黑马选手了,满纸真心,还“深谋远虑”地思考了自己在家上网的权益,让人忍俊不禁。最后的总结也是收获满满,“台下十年功”“自制才有自由”的领悟让我不由得竖起大拇指,赞!
通过这些孩子,我也不断地思考教育的实质,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想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先被摇动和唤醒的应该是施教者,有幸我能与纯净美好的孩子共情。